躄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相關內容:躄新華字典,躄康熙字典,躄中華字典,躄國語詞典,躄漢語字典。
【躄】的注音
繁體躄 注音ㄅㄧˋ、 筆畫20
簡體躄 拼音bì 部首足
躄字五行水 躄字結構上下 躄字五筆NKUH
統一編碼基本區 U+8E84 倉頡編碼sjryo 鄭碼編碼xmsj
四角編碼70801 躄字電碼6482 躄字區位無
躄
【躄】的國語詞典
躄:ㄅㄧˋ bì
動
仆倒、跌倒。
晉·釋法顯《佛國記·卷下》:「王來見之,迷悶躄地,諸臣以水灑面,良久乃蘇。」
名
瘸腿,兩腳殘廢不能走。
《禮記·王制》:「瘖、聾、破、躄、斷者、侏儒、百工,各以其器食之。」
唐·孔穎達·正義:「躄,謂足不能行。」
《文選·枚乘·七發》:「當是之時,雖有淹病滯疾,猶將伸傴起躄,發瞽披聾而觀望之也。」
【躄】的基本含義
1.仆倒。
2.腿瘸(qué)。
【躄】的網絡含義
書面用語,表示仆倒或腿瘸。
【躄】的組詞及解釋
組詞 | 拼音 | 解釋 |
---|---|---|
躄疾 | [bì jí] | 瘸腳病。 |
踒躄 | [wō bì] | 猶癱瘓。 |
頓躄 | [dùn bì] | 猶仆倒。 |
踴躄 | [yǒng bì] | 亦作“踴躄”。見“踴躃”。 |
蹇躄 | [jiǎn bì] | 猶跛瘸。 |
蹩躄 | [bié bì] | 緩行貌。清 王應奎《柳南隨筆》卷一:“錢圓沙 先生晚年極喜出游,芒鞋竹杖,蹩躄里巷間。” |
痿躄 | [wěi bì] | 下肢萎弱不能行。 |
起躄 | [qǐ bì] | 抬起跛腳行走。形容觸動之大或興致之高。 漢 枚乘 《七發》:“當是之時,雖有淹病滯疾,猶將伸傴起躄,發瞽披聾而觀望之矣。” 清 錢謙益 《答新安方望子投詩枉訪》詩:“無酒治聾心悒怏,有文起躄興蹣跚。” |
謝躄 | [xiè bì] | 向瘸腿的人謝罪。事見《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居歳餘,賓客門下舍人稍稍引去者過半。 |
老躄 | [lǎo bì] | 老而跛者。 |
跛躄 | [bǒ bì] | 1.亦作“跛躃”。兩足不能行。 |
美人笑躄 | [měi rén xiào bì] | 比喻輕賓客重女色。 |
【躄】的近義詞,【躄】的反義詞
躄的近義詞:查無躄的近義詞
躄的反義詞:查無躄的近義詞
【躄】的相關字
1、與【躄】同音的字
躄同音的字:躃(bi4),?(bi4),閉(bi4),?(bi4),?(bi4),獙(bi4),襞(bi4),邲(bi4),痺(bi4),?(bi4),?(bi4),?(bi4)
2、與【躄】同部首的字
躄同部首的字:?,趶,蹮,?,踙,?,?,距,踉,跉,跗,跲
3、與【躄】同筆畫的字
躄同筆畫的字:罌,鰦,覹,纂,瀹,?,懽,斅,櫨,?,鐷,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