祀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相關內容:祀新華字典,祀康熙字典,祀中華字典,祀國語詞典,祀漢語字典。
【祀】的注音
繁體祀 注音ㄙˋ、 筆畫7
簡體祀 拼音sì 部首礻
祀字五行金 祀字結構左右 祀字五筆PYNN
統一編碼基本區 U+7940 倉頡編碼ifru 鄭碼編碼wsyy
四角編碼37217 祀字電碼4358 祀字區位7675
祀
【祀】的國語詞典
祀:ㄙˋ sì
動
祭祀。
《爾雅·釋詁下》:「祀,祭也。」
《周禮·春官·典瑞》:「四圭有邸,以祀天旅上帝。」
名
年。
《書經·洪范》:「惟十有三祀,王訪于箕子。」
南朝梁·蕭統〈文選序〉:「自姬漢以來,眇焉悠邈,時更七代,數逾千祀。」
【祀】的基本含義
1.祭祀:祀天。祀孔。祀祖。
2.殷代特指年:十有三祀。
【祀】的網絡含義
祀,祭無巳也。析言則祭無巳曰祀。從巳而釋為無巳。此如治曰亂,該字可作為動詞,也可作為名詞,做動詞時的意思有:祭祀地神;祀灶;祭祀;祀南北郊等都與祭有關的事情,做名詞時的意思有:祭神的地方; 世,代 ;中國商代對年的一種稱呼;向神或神明供奉動物或植物食物、酒類、香燭或珍貴物品作為祭祀的行為或舉動等意思。
【祀】的組詞及解釋
組詞 | 拼音 | 解釋 |
---|---|---|
祭祀 | [jì sì] | 舊俗備供品向神佛或祖先行禮,表示崇敬并求保佑。 |
登祀 | [dēng sì] | 奉祀,祭祀。 |
羣祀 | [qún sì] | 1.古代大祀﹑中祀以下列在祀典的祭祀。詞語出處古代大祀、中祀以下列在祀典的祭祀。《左傳·襄公十一年》:“名山名川,羣神羣祀。”杜預 注:“羣祀,在祀典者。”《后漢書·祭祀志中》:“山川百神應祀者未盡,其議增修羣祀宜... |
祀奉 | [sì fèng] | 祭祀供奉。 |
醮祀 | [jiào sì] | 齋醮,祭祀。 |
祀堂 | [sì táng] | 祭殿。 |
煙祀 | [yān sì] | 古代對天神的祭祀。祭時先積柴,再加牲體、幣帛等祭品于柴上燒之,使煙升起,表示告天。煙,通“禋”。 |
供祀 | [gòng sì] | 1.謂供給祭祀。 |
房祀 | [fáng sì] | 亦作“房祠”。祠堂,廟宇。 |
賽祀 | [sài sì] | 猶祭祀。 |
雩祀 | [yú sì] | 古代祈雨的祭祀。 |
廟祀 | [miào sì] | 1.即太祝。為 漢 代太常屬官。《漢書·百官公卿表上》:“景帝 中六年更名太祝為祠祀,武帝 太初 元年更曰廟祀。” |
歲祀 | [suì sì] | 1.每年在一定的時間祭祀。《國語·楚語下》:“是以古者先王日祭,月享、時類、歲祀。”韋昭 注:“歲祀於壇墠。”漢 劉向《列女傳·魯之母師》:“臘日休作者,歲祀禮事畢。”唐 李白《溧陽瀨水貞義女碑銘》序:“蘭蒸椒漿,... |
祀田 | [sì tián] | 以田租收入供祭祀用的田。清 姚鼐《陳謹齋家傳》:“在里,則歲以米平糶,建 陳 氏宗祠,置祀田。”張天翼《畸人集·畸人手記》:“到明后年,我還可以輪著管一年祀田,總有點額外的進賬,不過這件事還沒跟三叔談起過。” |
年祀 | [nián sì] | 年歲。《周書·晉蕩公傳》:“今又寄汝小時所著錦袍表一領,至宜檢看,知吾含悲戚多歷年祀。”唐 劉知幾《史通·五行志雜駮》:“且 春秋 之后,戰國 之時,史官闕書,年祀難記。”宋 周煇《清波雜志》卷七:“舅氏 張必用 ... |
饗祀 | [xiǎng sì] | 1.祭祀。饗,通“享”。 |
祀灶 | [sì zào] | 祭祀灶神,古代五祀之一。上古祀灶多在夏月。 |
洪祀 | [hóng sì] | 隆重的祭祀。 |
陪祀 | [péi sì] | 1.陪從祭祀。 |
濫祀 | [làn sì] | 不合禮制地祭祀。 |
【祀】的近義詞,【祀】的反義詞
祀的近義詞:查無祀的近義詞
祀的反義詞:查無祀的近義詞
【祀】的相關字
1、與【祀】同音的字
祀同音的字:肂(si4),俟(si4),佀(si4),枱(si4),兕(si4),泤(si4),肆(si4),?(si4),洍(si4),貄(si4),?(si4),飴(si4)
2、與【祀】同部首的字
祀同部首的字:?,?,祒,祌,祜,禷,禯,祠,礿,禛,禈,祤
3、與【祀】同筆畫的字
祀同筆畫的字:呆,詘,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