襲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xiàn)通表標準字體 ,相關(guān)內(nèi)容:襲新華字典,襲康熙字典,襲中華字典,襲國語詞典,襲漢語字典。
【襲】的注音
繁體襲 注音ㄒㄧˊ、 筆畫22
簡體襲 拼音xí 部首衣
襲字五行無 襲字結(jié)構(gòu)上下 襲字五筆uege
統(tǒng)一編碼基本區(qū) U+8972 倉頡編碼ypyhv 鄭碼編碼sisr
四角編碼1732 襲字電碼6002 襲字區(qū)位無
【襲】的國語詞典
襲:ㄒㄧˊ xí
名
死者所穿的衣服,衣襟在左。
《說文解字·衣部》:「襲,左衽袍。」
量詞。計算成套的衣服或被褥的單位。
《史記·卷四三·趙世家》:「賜相國衣二襲。」
《漢書·卷七·昭帝紀》:「有不幸者,賜衣被一襲。」
姓。如晉代有襲元之。
動
為死者穿衣服。
漢·劉熙《釋名·釋喪制》:「衣尸曰襲。襲,匝也。以衣周匝,覆衣之也。」
加一件外衣。
《禮記·內(nèi)則》:「寒不敢襲,癢不敢搔。」
穿上。
《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襲朝服,乘法駕。」
宋·蘇軾〈和陶歸去來兮辭〉:「豈襲裘而念葛,蓋得稱而喪微。」
重復、重疊。
《左傳·哀公十年》:「吾卜于此起兵,事不再令,卜不襲吉。」
《淮南子·泛論》:「此圣人所以重仁襲恩。」
因循。
如:「沿襲」、「因襲」。
《史記·卷二四·樂書》:「五帝三王,樂各殊名,示不相襲。」
《文選·陸機·文賦》:「或襲故而彌新,或沿濁而更清。」
繼承、接受。
如:「世襲」。
《左傳·昭公二十八年》:「故襲天祿,子孫賴之。」
趁人不備而攻擊。
如:「偷襲」、「侵襲」。
《左傳·莊公二十九年》:「凡師有鐘鼓曰伐,無曰侵,輕曰襲。」
及至、撲向。
如:「春風襲面」、「涼意襲人」。
《楚辭·屈原·九歌·少司命》:「綠葉兮素枝,芳菲菲兮襲予。」
調(diào)和。
《淮南子·天文》:「天地之襲精為陰陽。」
漢·高誘·注:「襲,合也;精,氣也。」
【襲】的基本含義
見“襲”。
【襲】的網(wǎng)絡(luò)含義
未檢索到襲字的網(wǎng)絡(luò)釋義。
【襲】的組詞及解釋
【襲】的近義詞,【襲】的反義詞
襲的近義詞:查無襲的近義詞
襲的反義詞:查無襲的近義詞
【襲】的相關(guān)字
1、與【襲】同音的字
襲同音的字:襲(xi2),霫(xi2),席(xi2),郋(xi2),覡(xi2),驨(xi2),?(xi2),?(xi2),?(xi2),?(xi2),蓆(xi2),騱(xi2)
2、與【襲】同部首的字
襲同部首的字:袞,褩,袞,褜,裘,裔,衣,?,裚,衺,褒,褁
3、與【襲】同筆畫的字
襲同筆畫的字:鷼,鬟,變,攥,躛,黴,?,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