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相關內容:譯新華字典,譯康熙字典,譯中華字典,譯國語詞典,譯漢語字典。
【譯】的注音
繁體譯 注音ㄧˋ、 筆畫7
簡體譯 拼音yì 部首讠
譯字五行金 譯字結構左右 譯字五筆YCFH
統一編碼基本區 U+8BD1 倉頡編碼iveq 鄭碼編碼sxbi
四角編碼37754 譯字電碼6230 譯字區位5075
【譯】的國語詞典
〈動〉
(形聲。從言,睪( yì)聲。本義:翻譯,把一種語言文字翻譯成另一種語言文字)
同本義
譯,傳譯四夷之言者?!墩f文》
譯,傳也?!斗窖允?/p>
北方曰譯。——《禮記·王制》
重舌之人九譯。——張衡《東京賦》
譯者稱西人。——清· 薛福成《觀巴黎油畫記》
譯歐西人之言?!濉?梁啟超《譚嗣同傳》
又如:漢語被譯成日語;譯品(翻譯的作品);譯義(意譯);譯寫(翻譯寫作);譯經(翻譯經典)
解釋;闡述
夫圣人為天口,賢者為圣譯?!稘摲蛘摗?/p>
通“擇”。選擇
周道衰微,失爵亡邦,后嗣乖散,各相土譯居。——《隸釋·漢孟郁修堯廟碑》
又如:譯居(擇居)
〈名〉
翻譯人員
于是乃召越譯,乃 楚說之。—— 劉向《說苑》
又如:譯費(支付給翻譯人員的錢);譯界(翻譯界);譯員(翻譯工作者)
異域
滄波伏忠信,譯語辨謳謠?!啤?顧況《送從兄使新羅》
又如:譯語(異域的語言)
【譯】的基本含義
1.翻譯:口譯。筆譯。直譯。譯文。譯了一篇英文小說。
2.姓。
【譯】的網絡含義
譯 (譯)yì , 把一種語言文字依照原義改變成另一種語言文字:~本?!摹!??!?。~制?!?。口~。筆~。意~。直~。翻~。鄭碼:SXBI,U:8BD1,GBK:D2EB, ,
【譯】的組詞及解釋
組詞 | 拼音 | 解釋 |
---|---|---|
譯著 | [yì zhù] | 1.翻譯著述:畢生從事~工作。 |
譯名 | [yì míng] | 翻譯出來的名稱。 |
翻譯 | [fān yì] | 1.把一種語言文字的意義用另一種語言文字表達出來(也指方言與民族共同語、方言與方言、古代語與現代語之間一種用另一種表達);把代表語言文字的符號或數碼用語言文字表達出來:~外國小說。把密碼~出來。 |
今譯 | [jīn yì] | 古代文獻的現代語譯文:古籍~。 |
轉譯 | [zhuǎn yì] | 不直接根據某種語言的原文翻譯,而根據另一種語言的譯文翻譯,叫做轉譯。 |
迻譯 | [yí yì] | 翻譯。也作移譯。 |
譯筆 | [yì bǐ] | 指譯文的質量或風格:~流暢。 |
傳譯 | [chuán yì] | 翻譯:學術報告廳有六種語言同聲~系統。 |
筆譯 | [bǐ yì] | 用文字翻譯(區別于“口譯”)。 |
譯注 | [yì zhù] | 翻譯并注解:~古籍。《孟子~》。 |
破譯 | [pò yì] | 識破并譯出獲得的未知信息,如密碼、古代曲譜或文字等。 |
移譯 | [yí yì] | 同“迻譯”。 |
意譯 | [yì yì] | 1.根據原文的意思來翻譯,而不逐字逐句地翻譯。與“直譯”相對。 |
譯作 | [yì zuò] | 翻譯的作品。 |
直譯 | [zhí yì] | 指偏重于照顧原文字句進行翻譯(區別于“意譯”)。 |
譯文 | [yì wén] | 翻譯成的文字。 |
編譯 | [biān yì] | 1.編輯和翻譯。 |
口譯 | [kǒu yì] | 口頭翻譯(區別于“筆譯”)。 |
譯稿 | [yì gǎo] | 將某種語言寫成的稿子譯成另外一種語言的稿子。 |
貢譯 | [gòng yì] | 貢品和使者。南朝 宋 何承天《上安邊疏表文》:“陛下臨御以來,羈縻遵養,十餘年中,貢譯不絶?!?/td> |
【譯】的近義詞,【譯】的反義詞
譯的近義詞:查無譯的近義詞
譯的反義詞:查無譯的近義詞
【譯】的相關字
1、與【譯】同音的字
譯同音的字:褹(yi4),詣(yi4),役(yi4),?(yi4),埶(yi4),億(yi4),訳(yi4),?(yi4),?(yi4),饐(yi4),栺(yi4),?(yi4)
2、與【譯】同部首的字
譯同部首的字:訂,訶,詵,詮,誰,譴,謊,記,誅,誼,諶,謁
3、與【譯】同筆畫的字
譯同筆畫的字:暫無同筆畫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