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相關內容:午新華字典,午康熙字典,午中華字典,午國語詞典,午漢語字典。
【午】的注音
繁體午 注音ㄨˇ、 筆畫4
簡體午 拼音wǔ 部首十
午字五行火 午字結構單一 午字五筆TFJ
統一編碼基本區 U+5348 倉頡編碼oj 鄭碼編碼maed
四角編碼80400 午字電碼582 午字區位4671
午
【午】的國語詞典
午:ㄨˇ wǔ
名
地支的第七位。
時辰名。約當上午十一點到下午一點。
泛指白天的中間時段。
如:「正午」、「中午」。
《文選·孫綽·游天臺山賦》:「爾乃羲和亭午,游氣高褰。」
唐·李紳〈古風〉詩二首之二:「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姓。如漢代有午汝臣。
形
白天或夜晚中間時段的。
如:「午餐」、「午飯」、「午夜」。
動
違背、抵觸。
《漢書·卷三六·楚元王劉交傳》:「朝臣舛午,膠戾乖剌,更相讒愬,轉相是非。」
通「牾」。
午:ㄏㄨㄛ˙ huo
參見「[[晌午]]」條。
【午】的基本含義
1.地支的第七位。
2.午時,舊式記時法,相當于十一點到十三點。
3.日中的時候(十二點)。
【午】的網絡含義
午(wǔ),基本字義:1、地支的第七位,屬馬。2、用于計時:午時(白天十一點到一點)。午間。午飯。午睡。午休。午夜(半夜、子夜)。3、古同“忤”、“迕”,逆,背。
【午】的組詞及解釋
組詞 | 拼音 | 解釋 |
---|---|---|
午睡 | [wǔ shuì] | 1.午覺。 |
上午 | [shàng wǔ] | 時間詞。指清晨到正午十二點的一段時間。 |
中午 | [zhōng wǔ] | 時間詞。指白天十二點左右的一段時間。 |
正午 | [zhèng wǔ] | 時間詞。中午十二點。 |
午間 | [wǔ jiān] | 中午:~休息。 |
午覺 | [wǔ jiào] | 午飯后短時間的睡眠:睡~。 |
下午 | [xià wǔ] | 時間詞。從正午十二點到半夜十二點的一段時間,一般也指從正午十二點到日落的一段時間。 |
午時 | [wǔ shí] | 舊式計時法指上午十一點鐘到下午一點鐘的時間。 |
傍午 | [bàng wǔ] | 時間詞。臨近正午的時候:~時分,突然下起了大雨。 |
午休 | [wǔ xiū] | 午間休息:照顧孩子~。 |
亭午 | [tíng wǔ] | 正午;中午。 |
午夜 | [wǔ yè] | 半夜,夜里十二點前后。 |
午宴 | [wǔ yàn] | 中午舉行的宴會。 |
重午 | [chóng wǔ] | 舊時稱端午。也作重五。 |
端午 | [duān wǔ] | 也叫端陽。民 間傳統節日。在農歷五月初五。相傳二千多年前楚國詩人屈原在這一天投江自沉,后人為了紀念他,把 這天定為節日,各地有吃粽子、賽龍舟等風俗。 |
午后 | [wǔ hòu] | 中午過后;下午。 |
晌午 | [shǎng wu] | 中午。 |
午餐 | [wǔ cān] | 午飯。 |
午漏 | [wǔ lòu] | 午時的滴漏。亦指午時。唐 姚合《夏日書事寄丘亢處士》詩:“樹里鳴蟬咽,宮中午漏長。”宋 歐陽修《下直呈同行三公》詩:“午漏聲初轉,歸鞍路偶同。”《新唐書·李德裕傳》:“德裕 在位,雖遽書警奏,皆從容裁決,率午漏下還... |
午午 | [wǔ wǔ] | 交錯雜沓的樣子。 |
【午】的近義詞,【午】的反義詞
午的近義詞:查無午的近義詞
午的反義詞:查無午的近義詞
【午】的相關字
1、與【午】同音的字
午同音的字:?(wu3),伍(wu3),嫵(wu3),仵(wu3),五(wu3),侮(wu3),?(wu3),牾(wu3),啎(wu3),鵡(wu3),?(wu3),捂(wu3)
2、與【午】同部首的字
午同部首的字:卂,?,賣,博,卄,喪,亁,単,卋,?,?,單
3、與【午】同筆畫的字
午同筆畫的字:暫無同筆畫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