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xiàn)通表標(biāo)準(zhǔn)字體 ,相關(guān)內(nèi)容:邵新華字典,邵康熙字典,邵中華字典,邵國語詞典,邵漢語字典。
【邵】的注音
繁體邵 注音ㄕㄠˋ、 筆畫7
簡體邵 拼音shào 部首阝
邵字五行金 邵字結(jié)構(gòu)左右 邵字五筆VKBH
統(tǒng)一編碼基本區(qū) U+90B5 倉頡編碼srnl 鄭碼編碼ydjy
四角編碼17627 邵字電碼6730 邵字區(qū)位4159
【邵】的國語詞典
邵:ㄕㄠˋ shào
名
地名。春秋時晉邑,故址約在今大陸地區(qū)河南省濟源縣西。
姓。如三國時魏國有邵登,清代有邵長蘅。
【邵】的基本含義
姓。
【邵】的網(wǎng)絡(luò)含義
邵基本概況漢語拼音:shào 漢語注音符號:ㄕㄠ粵語拼音:SIU 閩南語拼音:臺灣seu5,廈門siau5,潮州sieu5 吳語:zoh日語:しょう (siou)[2] 朝鮮語(韓語):?[3] 越南語:Thi?u[4]屬于姓氏,邵姓當(dāng)今中國排行第八十三位的大姓,人口較多,約占全國人口的百分之零點二四。下面介紹邵氏始祖、形成、宗族特征、郡望堂號、人口分布、遷徙分布及人物、當(dāng)代邵姓的分布頻率、歷代部分名人及邵姓宗祠通用聯(lián)。歷代邵姓名人學(xué)者也是輩出,邵逸夫,邵雍,邵世強,邵長華等都是我國家喻戶曉的名人。
【邵】的組詞及解釋
組詞 | 拼音 | 解釋 |
---|---|---|
邵伯 | [shào bó] | 周 召公 奭。因封地在 召,故稱 召公 或 召伯,又作 邵公、邵伯。 |
方邵 | [fāng shào] | 見“方召”。 |
懿邵 | [yì shào] | 美好;高尚。邵,通“劭”。 |
邵侯 | [shào hóu] | 即 邵平。 |
邵杜 | [shào dù] | 西漢 召信臣 和 東漢 杜詩 的并稱。召,又作“邵”。二人先后為 南陽 太守,有惠政,時人稱之曰:“前有 召父,后有 杜母。”見《后漢書·郭杜孔張等傳》。 |
邵南 | [shào nán] | 即《召南》。 |
邵生 | [shào shēng] | 指 邵平。 |
深邵 | [shēn shào] | 高深。邵,“邵”的訛字。 |
邵瓜 | [shào guā] | 見“邵平瓜”。 |
清邵 | [qīng shào] | 見“清劭”。 |
邵圃 | [shào pǔ] | 見“邵平圃”。 |
周邵 | [zhōu shào] | 見“周召”。 |
邵父 | [shào fù] | 1.對秦人邵平的尊稱。 |
邵伯樹 | [shào bó shù] | 《史記·燕召公世家》:“召公 之治西方,甚得兆民和。 |
邵平田 | [shào píng tián] | 秦 廣陵 人 邵平,在 秦 亡后,種瓜 長安 城東之 青門。后因以“邵平田”借指退官隱居者的田園。 |
邵平瓜 | [shào píng guā] | 即 東陵 瓜。 |
邵平圃 | [shào píng pǔ] | 同“邵平園”。元 許有孚《摸魚子》詞:“有雙檜亭臺,萬荷池沼,安我 邵平 圃。”亦省稱“邵圃”。 |
邵侯瓜 | [shào hóu guā] | 即 邵平 瓜。 |
邵陽市 | [shào yáng shì] | 在湖南省中部、資水同邵水匯合處,湘黔鐵路有支線通此。1950年設(shè)市。人口553萬(1995年)。為湖南省中部物資集散中心和重要工業(yè)城市。特產(chǎn)黃花、百合、無核蜜橘。名勝古跡有雙清勝覽、六頭嶺、桃花洞、東塔、北塔、水... |
邵平園 | [shào píng yuán] | 秦 遺老 邵平 在 長安 城東 青門 種植的瓜園。后常用為感嘆故園變遷的典故。唐 沉佺期《初冬從幸漢故青門應(yīng)制》詩:“朝市俱東逝,墳陵共北原。荒涼 蕭相 闕,蕪沒 邵平 園。”唐 岑參《送崔員外入秦因訪故園》詩:“... |
【邵】的近義詞,【邵】的反義詞
邵的近義詞:查無邵的近義詞
邵的反義詞:查無邵的近義詞
【邵】的相關(guān)字
1、與【邵】同音的字
邵同音的字:捎(shao4),?(shao4),睄(shao4),潲(shao4),柖(shao4),稍(shao4),哨(shao4),紹(shao4),綤(shao4),卲(shao4),?(shao4),?(shao4)
2、與【邵】同部首的字
邵同部首的字:隚,鄿,邱,那,?,鄈,隅,?,?,際,陜,鄄
3、與【邵】同筆畫的字
邵同筆畫的字:杇,?,沈,?,改,溈,?,牤,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