拈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相關內容:拈新華字典,拈康熙字典,拈中華字典,拈國語詞典,拈漢語字典。
【拈】的注音
繁體拈 注音ㄋㄧㄢ、 筆畫8
簡體拈 拼音niān 部首扌
拈字五行木 拈字結構左右 拈字五筆RHKG
統一編碼基本區 U+62C8 倉頡編碼qyr 鄭碼編碼dij
四角編碼51060 拈字電碼2138 拈字區位3673
【拈】的國語詞典
拈:ㄋㄧㄢˊ nián
動
用手指夾取、捏取。
如:「拈龜」、「拈香」、「拈花微笑」。
唐·杜甫〈絕句漫興〉詩九首之七:「舍西柔桑葉可拈,江畔細麥復纖纖。」
《紅樓夢·第四○回》:「里面盛著一排十根玉簪花棒,拈了一根,遞與平兒。」
耍弄、習弄。
元·張國賓《合汗衫·第三折》:「自家陳豹,年長一十八歲,膂力過人,十八般武藝,無有不拈,無有不會。」
拈:ㄉㄧㄢ diān
動
將物品放置手中,估量輕重。
如:「他拈了拈小石塊,隨手打了個水漂兒。」
《孤本元明雜劇·大劫牢·第一折》:「也不索晝夜思量心內想,也不索拈斤播兩顯耀我這英雄猛將。」
通「掂」。
拈:ㄋㄧㄢˇ niǎn
動
用手指搓揉。
如:「拈線」、「拈燈心」。
《紅樓夢·第一○五回》:「賈政在外,心驚肉跳,拈須搓手的等候旨意。」
通「捻」。
【拈】的基本含義
用手指頭夾;捏:信手拈來。注:拈,舊又讀niǎn,同“撚”“捻”,義為“用手指搓”。《第一批異體字整理表》據此將“撚”處理為“拈”的異體字。但今天“用手指搓”的意義多使用“捻”,而在“拈”字下只注niān音,義為“用手指夾取”。因此,今天“拈”(niān,用手指夾取)與“撚”(niǎn,用手指搓)音義都不同,二者已不存在異體關系,不再將“撚”作為“拈”的異體字。
【拈】的網絡含義
未檢索到拈字的網絡釋義。
【拈】的組詞及解釋
組詞 | 拼音 | 解釋 |
---|---|---|
拈香 | [niān xiāng] | 信神佛的人到寺廟里燒香。 |
拈破 | [niān pò] | 點破,指明。 |
拈相 | [niān xiāng] | 照看。 |
拈籌 | [niān chóu] | 抽簽。 |
拈竿 | [niān gān] | 即黏竿。粘鳥的捕鳥竿。 |
拈折 | [niān shé] | 掂折,折斷。 |
拈度 | [niān dù] | 表示紗線加拈程度的指標之一。以單位長度紗線上的拈回數表示(兩端間加一回轉為一個“拈回”)。不同類型的紗線所取的單位長度不同,如每米拈回數、每10厘米拈回數等。拈度不同時,紗線的物理性質(如強力、光澤、彈性、伸長和柔... |
拈連 | [niān lián] | 拈連(niānlián),是指甲乙兩個事物連在一起敘述時,把本來只適用于甲事物的詞語拈來用到乙事物上,這種修辭手法就叫拈連,又叫“順拈”。運用拈連,可以使上下文聯系緊密自然,表達生動深刻。 |
拈毫 | [niān háo] | 見“拈毫弄管”。 |
拈酸 | [niān suān] | 猶吃醋。 |
拈弄 | [niān nòng] | 1.擺弄。 |
拈韻 | [niān yùn] | 1.隨意取用某一韻做詩,與“限韻”相對。 |
拈撮 | [niān cuō] | 用指頭取物。 |
拈敠 | [niān duō] | 見“拈掇”。 |
拈搭 | [niān dā] | 用手搓轉,擺弄。 |
拈團兒 | [niān tuán ér] | 拈鬮。 |
拈鬮兒 | [niān jiūr] | 抓鬮兒。 |
白拈賊 | [bái niān zéi] | 徒手盜物而不留形跡者。禪宗借以指打消學人妄想執著于無形中的高僧。 |
拈花惹草 | [niān huā rě cǎo] | 指男子亂搞男女關系或狎妓。也說惹草拈花。 |
拈輕怕重 | [niān qīng pà zhòng] | 接受工作時挑揀輕松容易的,害怕繁重的。 |
【拈】的近義詞,【拈】的反義詞
拈的近義詞:查無拈的近義詞
拈的反義詞:查無拈的近義詞
【拈】的相關字
1、與【拈】同音的字
拈同音的字:蔫(nian1)
2、與【拈】同部首的字
拈同部首的字:擬,揊,?,搆,揚,拽,擄,搔,挺,撔,捊,撝
3、與【拈】同筆畫的字
拈同筆畫的字:抭,怟,呟,?,怙,矺,?,巋,抴,茊,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