拗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相關內容:拗新華字典,拗康熙字典,拗中華字典,拗國語詞典,拗漢語字典。
【拗】的注音
繁體拗 注音ㄠˇ、ㄠˋ、ㄋㄧㄡˋ、 筆畫8
簡體拗 拼音niù、ào、ǎo 部首扌
拗字五行土 拗字結構左右 拗字五筆RXLN
統一編碼基本區 U+62D7 倉頡編碼qvis 鄭碼編碼dzzy
四角編碼54027 拗字電碼2152 拗字區位6254
【拗】的國語詞典
拗:ㄠˋ ào
形
不順。
如:「拗口」。
唐·孟郊〈峽哀〉詩一○首之八:「腥語信者誰?拗歌歡非真。」
動
反抗。
唐·韓愈〈答孟郊〉詩:「古心雖自鞭,世路終難拗。」
《紅樓夢·第七○回》:「眾人不敢違拗,只得回房去,另妝飾了起來。」
拗:ㄋㄧㄡˋ niù
形
固執、倔強。
如:「他的脾氣真拗。」
《警世通言·卷四·拗相公飲恨半山堂》:「因他性子執拗,主意一定,佛菩薩也勸他不轉,人皆呼為拗相公。」
拗:ㄠˇ ǎo
動
折。
《玉篇·手部》:「拗,拗折也。」
唐·溫庭筠〈達摩支曲〉:「搗麝成塵香不滅,拗蓮作寸絲難絕。」
拗:ㄩˋ yù
動
抑制。
《集韻·入聲·屋韻》:「拗,抑也。」
《文選·班固·西都賦》:「蹂躪其十二三,乃拗怒而少息。」
唐·杜甫〈天狗賦〉:「洎千蹄之迸集兮,始拗怒以相賀。」
【拗】的基本含義
固執;不隨和;不馴順:執拗。脾氣很拗。
不順;不順從:拗口。違拗。
使彎曲;使斷;折:把竹竿拗斷了。
【拗】的網絡含義
拗,中國漢字。(1)ǎo,弄彎;使……斷,如“把鋼絲拗斷”。(2)ào,不順、不順從,如“違拗”“拗口”。(3)niù,固執、不馴服,如“執拗”“脾氣拗”。
【拗】的組詞及解釋
組詞 | 拼音 | 解釋 |
---|---|---|
拗開 | [niù kāi] | 把東西用兩手掰開。 |
執拗 | [zhí niù] | 固執任性,不接受別人的意見。拗(niù)。 |
偏拗 | [piān niù] | 謂固執,不順從。 |
拗格 | [niù gé] | 生硬不順口。 |
直拗 | [zhí niù] | 1.亦作“直抝”。固執、倔強。 |
拗項 | [niù xiàng] | 1.《太平廣記》卷一六五引唐盧言《盧氏雜說·鄭馀慶》:“鄭餘慶,清儉有重德。一日,忽召親朋官數人會食……﹝餘慶﹞呼左右曰:‘處分廚家,爛蒸去毛,莫拗折項。’諸人相顧,以為必蒸鵝鴨之類。逡巡,舁臺盤出,醬醋亦極香新,... |
拗勁 | [ào jìn] | 鬧別扭。也說拗勁兒。掘強的脾氣。 |
阻拗 | [zǔ niù] | 阻擋違拗。 |
拗轉 | [niù zhuǎn] | 扭轉。 |
撒拗 | [sā niù] | 耍脾氣,不聽話。 |
拗別 | [niù bié] | 1.亦作“拗別”。鬧別扭;不順從。 |
拗強 | [niù qiáng] | 1.拗口,不流利。 |
硬拗 | [yìng niù] | 善于找借口和理由,生拉硬扯,但要聯系的有趣。 |
拗性 | [niù xìng] | 性情固執。 |
拗聲 | [niù shēng] | 拗口的語音;不順耳的聲調。 |
深拗 | [shēn niù] | 隱晦曲折。 |
拗抗 | [niù kàng] | 違反,不服從。 |
拗取 | [niù qǔ] | 折取。 |
拗捩 | [niù liè] | 亦作“拗戾”生硬拗口;不順。 |
村拗 | [cūn niù] | 粗鄙違拗。 |
【拗】的近義詞,【拗】的反義詞
拗的近義詞:查無拗的近義詞
拗的反義詞:查無拗的近義詞
【拗】的相關字
1、與【拗】同音的字
拗同音的字:?(ao3),?(ao3),?(ao3),?(ao3),襖(ao3),媼(ao3),镺(ao3),艸(ao3),郩(ao3),芺(ao3),媼(ao3),襖(ao3),慠(ao4),?(ao4),?(ao4),?(ao4),?(ao4),扷(ao4),隩(ao4),嶅(ao4),?(ao4),嫯(ao4),?(ao4),柪(ao4),?(niu4),抝(niu4),?(niu4)
2、與【拗】同部首的字
拗同部首的字:抃,扢,?,捋,摕,擙,?,撚,捀,擠,挒,撘
3、與【拗】同筆畫的字
拗同筆畫的字:岧,瀘,?,呼,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