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xiàn)通表標準字體 ,相關(guān)內(nèi)容:京新華字典,京康熙字典,京中華字典,京國語詞典,京漢語字典。
【京】的注音
繁體京 注音ㄐㄧㄥ、 筆畫8
簡體京 拼音jīng 部首亠
京字五行木 京字結(jié)構(gòu)上中下 京字五筆YIU
統(tǒng)一編碼基本區(qū) U+4EAC 倉頡編碼yrf 鄭碼編碼sjko
四角編碼906 京字電碼79 京字區(qū)位3009
【京】的國語詞典
京:ㄐㄧㄥ jīng
名
人工所堆砌的高丘。
《說文解字·京部》:「京,人所為絕高丘也。」
《詩經(jīng)·小雅·甫田》:「曾孫之庾,如坻如京。」
漢·毛亨·傳:「京,高丘也。」
《三國志·卷八·魏書·公孫瓚傳》:「為圍塹十重,于塹里筑京,皆高五、六丈。」
大的方形谷倉。
《管子·輕重丁》:「有新成囷京者二家。」
國都、首都。
如:「京師」、「帝京」。
唐·白居易〈琵琶行〉:「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
數(shù)目字。古代以十億為兆,十兆為京。
《孫子算經(jīng)·卷上》:「凡大數(shù)之法:萬萬曰億;萬萬億曰兆;萬萬兆曰京。」
姓。如漢代有京房。
形
高大。
《爾雅·釋詁》:「京,大也。」
《文選·張衡·西京賦》:「燎京薪,駴雷鼓。」
動
齊等、比擬。
《左傳·莊公二十二年》:「八世之后,莫之與京。」
京:ㄩㄢˊ yuán
名
墓地。
如:「九京」。
【京】的基本含義
1.國家的首都:京城。京都。
2.北京的簡稱:京廣線。
3.京族。
4.古代數(shù)目。指一千萬。
【京】的網(wǎng)絡(luò)含義
(1)國都或首都:~城。~師。~畿。(2)北京市的簡稱:~劇。~腔。~津地區(qū)。~沈高速。
【京】的組詞及解釋
組詞 | 拼音 | 解釋 |
---|---|---|
京城 | [jīng chéng] | 指國都。 |
京劇 | [jīng jù] | 戲曲的主要劇種。流行地區(qū)很廣。清代中葉由徽漢等劇種進入北京后演變而成。表演上唱、念、做、打并重。唱腔以西皮、二黃為主,故又名皮黃戲。 |
京戲 | [jīng xì] | 京劇。 |
京畿 | [jīng jī] | 舊指國都及其所管轄的附近地方。畿(jī)。 |
京族 | [jīng zú] | 中國少數(shù)民族之一。人口1.9萬(1990年)。主要分布在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東興市。有本民族語言文字,兼通漢語文。主要從事漁業(yè),兼營農(nóng)業(yè)。國外的京族人主要分布在越南。 |
京胡 | [jīng hú] | 胡琴的一種,形狀跟二胡相似而較小,琴筒用竹子做成,發(fā)音較高,主要用于京劇伴奏。 |
京師 | [jīng shī] | 首都。 |
京華 | [jīng huá] | 首都:譽滿~。 |
京腔 | [jīng qiāng] | 1.戲曲劇種。弋陽腔的一個支派高腔,明末清初傳入北京后稱京腔。 |
京甸 | [jīng diàn] | 京都周圍附近地區(qū)。 |
漢京 | [hàn jīng] | 指 漢 朝都城 長安 或 洛陽。亦借指其他古代漢族政權(quán)的都城。 |
京京 | [jīng jīng] | 憂心京京。 |
京夏 | [jīng xià] | 猶華夏,謂全國。 |
皇京 | [huáng jīng] | 帝都。 |
京歌 | [jīng gē] | 第二次國內(nèi)革命戰(zhàn)爭時期,中央工農(nóng)民主政府設(shè)在 瑞金,當?shù)厝嗣癜?瑞金 改為 瑞京,把這里的山歌叫做京歌。 |
京圻 | [jīng qí] | 猶京畿。 |
京垓 | [jīng gāi] | 極言眾多。 |
舊京 | [jiù jīng] | 舊都;古都。 |
桴京 | [fú jīng] | 古代 高麗 人對家中小倉庫之稱。 |
京塵 | [jīng chén] | 見“京洛塵”。 |
【京】的近義詞,【京】的反義詞
京的近義詞:查無京的近義詞
京的反義詞:查無京的近義詞
【京】的相關(guān)字
1、與【京】同音的字
京同音的字:稉(jing1),荊(jing1),鼱(jing1),坙(jing1),經(jīng)(jing1),菁(jing1),秔(jing1),巠(jing1),亰(jing1),麠(jing1),坕(jing1),腈(jing1)
2、與【京】同部首的字
京同部首的字:率,
3、與【京】同筆畫的字
京同筆畫的字:咅,?,釬,呶,怰,昘,侏,苑,昌,經(jīng),狑,怯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