怳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xiàn)通表標(biāo)準(zhǔn)字體 ,相關(guān)內(nèi)容:怳新華字典,怳康熙字典,怳中華字典,怳國(guó)語詞典,怳漢語字典。
【怳】的注音
繁體怳 注音ㄏㄨㄤˇ、 筆畫8
簡(jiǎn)體怳 拼音huǎng 部首忄
怳字五行無 怳字結(jié)構(gòu)左右 怳字五筆NKQN
統(tǒng)一編碼基本區(qū) U+6033 倉(cāng)頡編碼prhu 鄭碼編碼ujrd
四角編碼96012 怳字電碼1849 怳字區(qū)位無
怳
【怳】的國(guó)語詞典
◎ 怳
◎ 古同“恍”。
【怳】的基本含義
古同“恍”。
【怳】的網(wǎng)絡(luò)含義
怳是一個(gè)漢字,讀音為huǎng,古同“恍”。
【怳】的組詞及解釋
組詞 | 拼音 | 解釋 |
---|---|---|
怳惚 | [huǎng hū] | 見“怳忽”。 |
戃怳 | [tǎng huǎng] | 見“戃慌”。 |
怳忽 | [huǎng hū] | 1.亦作“怳惚”。亦作“怳欻”。亦作“怳曶”。模糊,朦朧。語本《老子》:“道之為物,惟怳惟忽。”《淮南子·原道訓(xùn)》:“游微霧,騖怳忽。”高誘注:“怳忽,無之象也。”清錢謙益《鱉虱》詩(shī):“伏匿床笫間,夢(mèng)囈伺怳曶。” |
惛怳 | [hūn huǎng] | 糊涂不清。《梁書·文學(xué)傳下·陸云公》:“行役數(shù)年,羈病侵迫,識(shí)慮惛怳,久絶人世。” |
忽怳 | [hū huǎng] | 1.亦作“忽荒”、“忽恍”、“忽慌”。(1)謂似有似無,模糊不分明。 |
怳怳 | [huǎng huǎng] | 1.模模糊糊,仿佛。 |
恍怳 | [huǎng huǎng] | 見“恍恍”。 |
怳然 | [huǎng rán] | 1.失意貌;惆悵貌。 |
倉(cāng)怳 | [cāng huǎng] | 見“倉(cāng)兄”。 |
昒怳 | [hū huǎng] | 亦作“曶怳”。恍忽。 |
惝怳 | [chǎng huǎng] | 1.失意;不高興。 |
愴怳 | [chuàng huǎng] | 失意貌。 |
怳曶 | [huǎng hū] | 見“怳忽”。 |
惚怳 | [hū huǎng] | 見“惚恍”。 |
怳惝 | [huǎng chǎng] | 失意悵惘。 |
怳歘 | [huǎng xū] | 見“怳忽”。 |
悵怳 | [chàng huǎng] | 恍惚。 |
儵怳 | [shū huǎng] | 疾速。 |
敞怳 | [chǎng huǎng] | 1.模糊,不真切。敞,通“惝”。 |
【怳】的近義詞,【怳】的反義詞
怳的近義詞:查無怳的近義詞
怳的反義詞:查無怳的近義詞
【怳】的相關(guān)字
1、與【怳】同音的字
怳同音的字:宺(huang3),炾(huang3),奛(huang3),謊(huang3),恍(huang3),?(huang3),詤(huang3),櫎(huang3),汻(huang3),晄(huang3),熿(huang3),兤(huang3)
2、與【怳】同部首的字
怳同部首的字:忤,懾,愱,悈,懅,怇,懮,懔,懵,忄,悟,愵
3、與【怳】同筆畫的字
怳同筆畫的字:冼,
評(píng)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