祇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xiàn)通表標準字體 ,相關內(nèi)容:祇新華字典,祇康熙字典,祇中華字典,祇國語詞典,祇漢語字典。
【祇】的注音
繁體祇 注音ㄓˇ、ㄑㄧˊ、 筆畫8
簡體祇 拼音qí、zhǐ 部首礻
祇字五行無 祇字結(jié)構左右 祇字五筆PYQA
統(tǒng)一編碼基本區(qū) U+7947 倉頡編碼ifhvp 鄭碼編碼wsrh
四角編碼32240 祇字電碼4361 祇字區(qū)位無
【祇】的國語詞典
祇:ㄑㄧˊ qí
名
地神。
如:「神祇」。
《說文解字·示部》:「祇,地祇,提出萬物者也。」
動
安心。
《詩經(jīng)·小雅·何人斯》:「壹者之來,俾我祇也。」
漢·鄭玄·箋:「一者之來見我,我則知之,是使我心安也。」
形
大。
《易經(jīng)·系辭下》:「不遠復,無祇悔。」
祇:ㄓ zhī
副
正、恰、只。《詩經(jīng)·小雅·何人斯》:「胡逝我梁,祇攪我心。」三國魏·曹丕〈煌煌京洛行〉:「多言寡誠,祇令事敗。」或讀為ㄓˇ zhǐ。
【祇】的基本含義
1.地神。說文解字:“祇,地祇,提出萬物者也。”如:“神祇”。
2.安心。《詩經(jīng)?小雅?何人斯》:“壹者之來,俾我祇也。”鄭玄?箋:“一者之來見我,我則知之,是使我心安也。”
3.大。《易經(jīng)?繫辭下》:“不遠復,無祇悔。”
正、恰、只。《詩經(jīng)?小雅?何人斯》:“胡逝我梁,祇攪我心。”三國?魏?曹丕《煌煌京洛行》:“多言寡誠,祇令事敗。”
【祇】的網(wǎng)絡含義
拼音:qí指古時候?qū)Φ厣竦姆Q呼地祇,神祇。
【祇】的組詞及解釋
組詞 | 拼音 | 解釋 |
---|---|---|
神祇 | [shén qí] | 神指天神,祇指地神。泛指一切神明。祇(qí)。 |
祇令 | [qí lìng] | 但使;假使。 |
山祇 | [shān qí] | 山神。 |
玄祇 | [xuán qí] | 猶神祇。指天神、地祇。 |
金祇 | [jīn qí] | 亦作“金祗”。司秋之神。 |
青祇 | [qīng qí] | 東方之神。 |
陰祇 | [yīn qí] | 地神。 |
祇夜 | [qí yè] | 梵文音譯。意為諷誦,指在佛經(jīng)經(jīng)文后用作諷誦的偈語,多為詩歌、韻文。 |
祇悔 | [qí huǐ] | 大悔。 |
皇祇 | [huáng qí] | 1.地神。也稱地祇。 |
僧祇 | [sēng qí] | 1.梵語阿僧祇的省稱。意為無數(shù),無量。宋 晁補之《鷓鴣天·杜四侍郎郡君十二姑生日》詞:“不勞龍女騁威儀。僧祇世界供游戲,賢懿光陰比壽期。”清 蔣士銓《臨川夢·說夢》:“雖則是僧祇劫里業(yè)緣該,畢竟你龍華會上真身壞。”... |
水祇 | [shuǐ qí] | 水神。 |
雨祇 | [yǔ qí] | 司雨之神。 |
登祇 | [dēng qí] | 登山之神。 |
穹祇 | [qióng qí] | 指天地。 |
地祇 | [dì qí] | 地神。 |
百祇 | [bǎi qí] | 眾神。 |
岳祇 | [yuè qí] | 亦作“岳祇”。山神。 |
川祇 | [chuān qí] | 河神。 |
素祇 | [sù qí] | 蛇神 白帝 之別稱。《文選·王融<永明九年策秀才文>》:“漢 秉素祇之徵,魏 稱黃星之驗。”呂向 注:“漢高祖 斬白蛇,高祖 常執(zhí)此以自負。故云秉素祇也。秉,執(zhí);祇,神;徵,應也。”參見“素蛇”。 |
【祇】的近義詞,【祇】的反義詞
祇的近義詞:查無祇的近義詞
祇的反義詞:查無祇的近義詞
【祇】的相關字
1、與【祇】同音的字
祇同音的字:枳(zhi3),?(zhi3),阯(zhi3),軹(zhi3),帋(zhi3),?(zhi3),夂(zhi3),衹(zhi3),徴(zhi3),墌(zhi3),?(zhi3),祉(zhi3),俟(qi2),?(qi2),褀(qi2),釮(qi2),锜(qi2),琦(qi2),軝(qi2),忯(qi2),?(qi2),騏(qi2),碕(qi2),奇(qi2)
2、與【祇】同部首的字
祇同部首的字:祠,祜,禕,?,?,?,?,?,?,?,祍,祫
3、與【祇】同筆畫的字
祇同筆畫的字:岫,責,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