垓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相關內容:垓新華字典,垓康熙字典,垓中華字典,垓國語詞典,垓漢語字典。
【垓】的注音
繁體垓 注音ㄍㄞ、 筆畫9
簡體垓 拼音gāi 部首土
垓字五行土 垓字結構左右 垓字五筆FYNW
統一編碼基本區 U+5793 倉頡編碼gyvo 鄭碼編碼bszo
四角編碼40182 垓字電碼993 垓字區位5982
垓
【垓】的國語詞典
垓:ㄍㄞ gāi
名
荒遠之地。
《說文解字·土部》:「垓,兼晐八極地也。」
清·段玉裁·注:「兼備八極之地謂之垓。」
宋·王安石〈和王微之登高齋〉詩三首之一:「書成不得斷國論,但此空語傳八垓。」
界限、邊際。
漢·揚雄〈衛尉箴〉:「重垠累垓,以難不律。」
數目字。古代以十兆為經,十經為垓。見《太平御覽·卷七五○·工藝部·數》。
【垓】的基本含義
1.古代指一萬萬。
2.垓下(Gāixià),古地名,在今安徽靈璧東南。項羽在這里被圍失敗。
【垓】的網絡含義
垓,形聲,從土,亥聲。本義:八極之內的廣大土地,又指 戰場上重重圍困的中心。垓下決戰是我國歷史上一次有名的戰役。公元前202年楚、漢兩軍在垓下進行決戰時,漢軍設下十面埋伏的陣法,從而徹底擊敗楚軍,迫使項羽自刎烏江。
【垓】的組詞及解釋
組詞 | 拼音 | 解釋 |
---|---|---|
垓心 | [gāi xīn] | 重重圍困的中心(多見于古典 小說)。垓:層,重。 |
垓埏 | [gāi shān] | 天地的邊際。指極遠的地區。語出 漢 司馬相如《封禪文》:“上暢九垓,下泝八埏。”《元史·禮樂志三》:“龍飛應運,盛德光前。神功耆定,澤被垓埏。”清 薛福成《籌洋芻議》卷一:“降及今日,泰西諸國以其器數之學,勃興海外... |
京垓 | [jīng gāi] | 極言眾多。 |
埏垓 | [shān gāi] | 指廣闊的大地。 |
垓垓 | [gāi gāi] | 多而雜亂貌。 |
垓坫 | [gāi diàn] | 邊際。 |
九垓 | [jiǔ gāi] | 中央至八極之地。 |
三垓 | [sān gāi] | 三重,三迭。 |
億垓 | [yì gāi] | 極言其數之多。億,十萬。垓,萬萬。 |
會垓 | [huì gāi] | 1.會戰。 |
半垓 | [bàn gāi] | 五千萬。表示數量極多。 |
垓極 | [gāi jí] | 荒遠之處。 |
天垓 | [tiān gāi] | 天際,天邊。 |
根垓 | [gēn gāi] | 見“根荄”。 |
鬧九垓 | [nào jiǔ gāi] | 猶言鬧聲震天。 |
大會垓 | [dà huì gāi] | 大會戰。垓,垓下。 |
鬧垓垓 | [nào gāi gāi] | 見“鬧咳咳”。 |
穰穰垓垓 | [ráng ráng gāi gāi] | 1.人群紛雜貌。穰﹐通"攘"。 |
九垓八埏 | [jiǔ gāi bā yán] | 垓:通“陔”,重,層;九垓:即九重天,天之極高處;埏:邊際;八埏:指邊際遠之地。指天地的終極之處,即天涯海角。 |
【垓】的近義詞,【垓】的反義詞
垓的近義詞:查無垓的近義詞
垓的反義詞:查無垓的近義詞
【垓】的相關字
1、與【垓】同音的字
垓同音的字:侅(gai1),荄(gai1),絯(gai1),該(gai1),賅(gai1),姟(gai1),?(gai1),峐(gai1),?(gai1),賌(gai1),畡(gai1),晐(gai1)
2、與【垓】同部首的字
垓同部首的字:埊,墆,?,塉,?,執,堤,?,壚,垸,圶,垜
3、與【垓】同筆畫的字
垓同筆畫的字:逃,垬,陠,烴,咡,怸,盽,?,潯,?,?,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