紱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相關內容:紱新華字典,紱康熙字典,紱中華字典,紱國語詞典,紱漢語字典。
【紱】的注音
繁體紱 注音ㄈㄨˊ、 筆畫8
簡體紱 拼音fú 部首纟
紱字五行水 紱字結構左右 紱字五筆XDCY
統一編碼基本區 U+7EC2 倉頡編碼vmike 鄭碼編碼zgxs
四角編碼23147 紱字電碼4811 紱字區位7106
紱
【紱】的國語詞典
〈名〉
(形聲。從糸( mì),表示與線絲有關。本義:系印章或佩玉用的絲帶。紱的顏色依官位品級而不同)
同本義
降尊就卑,懷璽藏紱。——《文選·張衡·西京賦》
授單于印紱。——《漢書·匈奴傳下》
古代作祭服的蔽膝 。縫于長衣之前。為祭服的服飾。周制帝王、諸侯及諸國的上卿皆著朱紱
朱紱方來。——《易·困卦》
【紱】的基本含義
1.古代系印章的絲繩。
2.同“黻”(fú)。
【紱】的網絡含義
未檢索到紱字的網絡釋義。
【紱】的組詞及解釋
組詞 | 拼音 | 解釋 |
---|---|---|
投紱 | [tóu fú] | 棄去印綬。謂辭官。 |
青紱 | [qīng fú] | 青綬。佩系官印的青色絲帶。 |
解紱 | [jiě fú] | 解下印綬。指辭官。 |
印紱 | [yìn fú] | 亦作“印韍”。印綬。《漢書·游俠傳·陳遵》:“輕辱爵位,羞污印韍。”《漢書·王莽傳中》:“男以‘睦’、女以‘隆’為號焉,皆授印韍。令諸侯立太夫人、夫人、世子,亦受印韍。”顏師古 注:“韍,亦印之組。”三國 魏 曹植... |
章紱 | [zhāng fú] | 標志官品等級的彩色綬帶等飾物。亦借指官爵。 |
組紱 | [zǔ fú] | 印綬。借指官位。 |
璽紱 | [xǐ fú] | 亦作“璽韍”。璽綬。 |
紱麟 | [fú lín] | 晉 王嘉《拾遺記·周靈王》:“周靈王 立二十一年,孔子 生於 魯襄公 之世……夫子未生時,有麟吐玉書於 闕里 人家,文曰:‘水精之子,係衰 周 而素王。’故二龍繞室,五星降庭。徵在 賢明,知為神異,乃以繡紱繫麟角,... |
朱紱 | [zhū fú] | 1.古代禮服上的紅色蔽膝。后多借指官服。《易·困》:“困于酒食,朱紱方來。利用享祀,征兇無咎。”程頤 傳:“朱紱,王者之服,蔽膝也。”《漢書·韋賢傳》:“黼衣朱紱,四牡龍旂。”南朝 陳 徐陵《東陽雙林寺傅大士碑》:... |
紱冕 | [fú miǎn] | 1.古時系官印的絲帶及大夫以上的禮冠。引申為官服、禮服。 |
冕紱 | [miǎn fú] | 古代禮冠與印綬,皆大官所服佩者,因以指重臣。 |
紫紱 | [zǐ fú] | 貴官系印用的紫色絲繩。 |
釋紱 | [shì fú] | 亦作“釋黻”。讓出官職;辭去官職。紱,系印的絲帶。 |
辭紱 | [cí fú] | 猶辭官。紱,古代系印的綬帶。 |
墨紱 | [mò fú] | 猶墨綬。 |
搢紱 | [jìn fú] | 系印綬于身。謂居官。 |
赤紱 | [chì fú] | 1.即赤芾。 |
紱麒麟 | [fú qí lín] | 猶紱麟。 |
鏤簋朱紱 | [lòu guǐ zhū fú] | 1.用刻有花紋的簋和紅色的帽帶。鏤,刻。簋,盛食物的器具。朱,用如動詞,涂上紅彩。紱,古代帽子的系帶。 |
兼官重紱 | [jiān guān zhòng fú] | 指兼任很多顯耀官職。 |
【紱】的近義詞,【紱】的反義詞
紱的近義詞:查無紱的近義詞
紱的反義詞:查無紱的近義詞
【紱】的相關字
1、與【紱】同音的字
紱同音的字:襆(fu2),拂(fu2),蜉(fu2),?(fu2),芾(fu2),垺(fu2),莩(fu2),綍(fu2),涪(fu2),鳧(fu2),?(fu2),扶(fu2)
2、與【紱】同部首的字
紱同部首的字:絀,縮,綽,絎,綿,綰,纴,縱,纓,纼,?,绱
3、與【紱】同筆畫的字
紱同筆畫的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