枹的注音

              本文為您提供國語詞典中枹字的繁體、注音及國語詞典中的解釋和含義,包括基本解釋及含義,網絡解釋及含義,枹字的組詞及含義解釋,枹字的近義詞及反義詞,枹的同音字,枹的同部首字,枹的同筆畫字等。

              枹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相關內容:枹新華字典枹康熙字典枹中華字典枹國語詞典枹漢語字典

              【枹】的注音

              繁體注音ㄅㄠ、ㄈㄨˊ、 筆畫9

              簡體拼音bāo、fú 部首

              枹字五行枹字結構左右 枹字五筆SQNN

              統一編碼基本區 U+67B9 倉頡編碼dpru 鄭碼編碼fry

              四角編碼47912 枹字電碼2696 枹字區位

              【枹】的國語詞典

              枹:ㄈㄨˊ fú

              鼓槌。

              《左傳·成公二年》:「左并轡,右援枹而鼓,馬逸不能止,師從止。」

              《楚辭·屈原·九歌·東皇太一》:「揚枹兮拊鼓,疏緩節兮安歌。」

              枹:ㄅㄠ bāo

              參見「枹木 」條。

              枹:ㄈㄨ ?fū

              (一)?之又音。

              枹

              【枹】的基本含義

              讀音:[ bāo ]釋義

              枹樹,也叫小橡子。落葉喬木。果長卵形,下有殼斗。

              讀音:[ fú ]釋義

              同“桴”。

              【枹】的網絡含義

              枹 bāo : 枹樹,落葉喬木。葉互生,略呈倒卵形,邊緣有鋸齒。花單性,雌雄同株。種子可提取淀粉,樹皮可制栲膠。有的地方叫小橡樹。

              【枹】的組詞及解釋

              組詞拼音解釋
              援枹[yuán bāo]亦作“援桴”。手持鼓槌。謂隨時可以指揮進軍。古時以擊鼓指揮軍隊進擊。《左傳·成公二年》:“左并轡,右援枹而鼓。”《呂氏春秋·執一》:“援桴一鼓,使三軍之士樂死若生。”《資治通鑒·梁武帝太清元年》:“是以援枹秉麾之將...
              枹薊[bāo jì]術的別名。
              枹端[bāo duān]鼓槌的頭。用以象征指揮之權。
              揚枹[yáng bāo]亦作“揚桴”。舉起鼓槌。
              凷枹[kuài bāo]擊鼓的土塊就稱“凷枹。
              鳴枹[míng bāo]擊鼓;鳴鼓。
              發枹[fā bāo]擂鼓。
              枹木履[bāo mù lǚ]枹木所制之履。

              【枹】的近義詞,【枹】的反義詞

              枹的近義詞:查無枹的近義詞

              枹的反義詞:查無枹的近義詞

              【枹】的相關字

              1、與【枹】同音的字

              枹同音的字:炮(bao1),孢(bao1),闁(bao1),褒(bao1),剝(bao1),

              2、與【枹】同部首的字

              枹同部首的字:椔,櫀,楧,桎,椱,椘,?,杲,楌,栠,椲,椥

              3、與【枹】同筆畫的字

              枹同筆畫的字:暫無同筆畫字

              網友正在查“枹”的相關字典

              版權聲明:本文摘錄自新華字典、康熙字典、漢語字典、網絡等多渠道,如有侵權請聯系站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