虺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相關內容:虺新華字典,虺康熙字典,虺中華字典,虺國語詞典,虺漢語字典。
【虺】的注音
繁體虺 注音ㄏㄨㄟˇ、ㄏㄨㄟ、 筆畫9
簡體虺 拼音huī、huǐ 部首蟲
虺字五行水 虺字結構左下包圍 虺字五筆GQJI
統一編碼基本區 U+867A 倉頡編碼mulmi 鄭碼編碼gri
四角編碼15213 虺字電碼5726 虺字區位8219
虺
【虺】的國語詞典
虺:ㄏㄨㄟˇ huǐ
名
一種毒蛇。
《爾雅·釋魚》:「蝮、虺、博三寸,首大如擘。」
宋·邢昺·疏:「案:舍人曰:『蝮,一名虺。江、淮以南曰蝮,江、淮以北曰虺。』孫炎曰:『江、淮以南謂虺為蝮,廣三寸,頭如拇指,有六鯦毒。』」
虺:ㄏㄨㄟ huī
參見「虺隤 」條。
【虺】的基本含義
〔虺尵〕(-tuí)疲勞生病(多用于馬)。也作“虺隤”。
古書上說的一種毒蛇。
【虺】的網絡含義
虺是古代漢族傳說中龍的一種,常在水中。“虺五百年化為蛟,蛟千年化為龍,龍五百年為角龍,千年為應龍。”出自南朝時期著作《述異記》。
【虺】的組詞及解釋
組詞 | 拼音 | 解釋 |
---|---|---|
蟒虺 | [mǎng huī] | 泛指蛇類。 |
虺民 | [huī mín] | 毒蛇似的人。 |
虺隤 | [huī tuí] | 累得患了病的樣子。 |
虺韡 | [huī wěi] | 盛多貌。 |
虺蹊 | [huī qī] | 毒蛇藏身的小路。 |
玉虺 | [yù huī] | 大蛇。 |
虺蜥 | [huī xī] | 蜥蜴。 |
熊虺 | [xióng huī] | 1.指生男或生女。語本《詩·小雅·斯干》:“大人占之:維熊維羆,男子之祥;維虺維蛇,女子之祥。”唐劉禹錫《絕編生墓表》:“今夫揲之以至刓,灼之以殆盡,徒與夫蚩蚩者問歉穰,占熊虺,起訟需食、亡羊喪牛之間耳。” |
虺頽 | [huī tuí] | 亦作“虺穨”。猶虺隤。《楚辭·王逸<九思·逢尤>》:“車軏折兮馬虺頽。”一本作“虺穨”。原注:“驅騁而不能寧定,車弊而馬病也。”漢 蔡邕《述行賦》:“僕夫疲而劬瘁兮,我馬虺頽以玄黃。”《醫宗金鑒·四診心法要訣上》:... |
虺蟲 | [huī chóng] | 虺是古代漢族傳說中龍的一種,以爬蟲類的蛇作模特兒想象出來的,常在水中。 |
饑虺 | [jī huī] | 謂又餓又病。 |
毒虺 | [dú huī] | 1.毒蛇;毒蟲。《新唐書·地理志五》:“地多猛虎毒虺。”宋 江休復《江鄰幾雜志》:“毒虺斷首,猶能聽以噬人。”清 薛福成《庸盦筆記·幽怪二·蛇死為祟》:“窰中大小蛇無數,皆毒虺也。” |
水虺 | [shuǐ huī] | 水蛇之類動物。南朝 梁 任昉《述異記》卷上:“水虺五百年化為蛟,蛟千年化為龍。” |
虺豺 | [huī chái] | 泛指毒蛇猛獸。 |
蟄虺 | [zhé huī] | 潛伏的毒蛇。 |
蛇虺 | [shé huī] | 亦作“虵虺”。泛指蛇類。亦用以比喻兇殘狠毒的人。 |
王虺 | [wáng huī] | 大蛇。 |
虺皮 | [huī pí] | 蛇皮。 |
豺虺 | [chái huī] | 豺與毒蛇。比喻兇殘的惡人。 |
虺螣 | [huī téng] | 即螣蛇。 |
【虺】的近義詞,【虺】的反義詞
虺的近義詞:查無虺的近義詞
虺的反義詞:查無虺的近義詞
【虺】的相關字
1、與【虺】同音的字
虺同音的字:毀(hui3),毀(hui3),悔(hui3),?(hui3),烠(hui3),?(hui3),譭(hui3),檓(hui3),?(hui3),?(hui3),?(hui3),燬(hui3),徽(hui1),?(hui1),咴(hui1),洃(hui1),噕(hui1),袆(hui1),翬(hui1),?(hui1),墮(hui1),灰(hui1),豗(hui1),鰴(hui1)
2、與【虺】同部首的字
虺同部首的字:?,蜌,蜇,蟸,?,蛼,蠑,蚵,螥,蛵,蚊,蛘
3、與【虺】同筆畫的字
虺同筆畫的字:盽,?,虹,?,畋,峗,峫,茸,梔,洱,?,姸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