朏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xiàn)通表標準字體 ,相關內容:朏新華字典,朏康熙字典,朏中華字典,朏國語詞典,朏漢語字典。
【朏】的注音
繁體朏 注音ㄈㄟˇ、ㄎㄨ、 筆畫9
簡體朏 拼音fěi、kū 部首月
朏字五行無 朏字結構左右 朏字五筆EBMH
統(tǒng)一編碼基本區(qū) U+670F 倉頡編碼buu 鄭碼編碼qzzi
四角編碼72272 朏字電碼2595 朏字區(qū)位無
【朏】的國語詞典
朏:ㄈㄟˇ fěi
名
未盛明時的月光。
《說文解字·月部》:「朏,月未盛之明也,從月出。周書曰:『丙午朏。』」
每月初三,上弦月的月光。
《書經·召誥》:「越若來三月,惟丙午朏,越三日戊申、太保朝至于洛,卜它。」
【朏】的基本含義
新月開始發(fā)光。
腳彎曲。
【朏】的網絡含義
朏( fěi,又讀pèi) 新月開始發(fā)光: 月朏星墮。①新月開始生明,亦用為陰歷每月初三日的代稱。《書·召誥》:”三月,惟丙午朏。“孔傳:”朏,明也。月三日明生之名。“《漢書·律歷志下》引古文《月采篇》曰:”三日曰朏。“②指天剛亮。《淮南子·天文訓》:”日登于扶桑,爰始將行,是為朏明。“朏朏①同”昢昢“(pèi pèi)。②獸名。《山海經·中山經》:”又北四十里曰霍山,其木多谷。有獸焉,其狀如貍,而白尾有鬣,名曰朏朏。“郝懿行箋疏:”陳藏器《草本拾遺》云:風貍似兔而短,人取籠養(yǎng)之,即此也。“ ③聚積貌。《西京雜記》卷六:”床上石枕一枚,塵埃朏朏甚高,似是衣服。“朏魄新月之光。常指夏歷每月初三晚上的月光。《文選·謝莊〈月賦〉》:”朒眺警闕,朏魄示沖。“ 李善注:”朏,月未成光;魄,月始生魄然也。“又顏延之《應詔宴曲水作詩一首》:”朏魄雙交,月氣參變。“李善注:”朏魄雙交,謂三日也。凡朏魄之交,皆在月三日之夕。“
【朏】的組詞及解釋
組詞 | 拼音 | 解釋 |
---|---|---|
朏朏 | [fěi fěi] | 1.獸名。 |
朏然 | [fěi rán] | 微明貌。 |
朏壯 | [fěi zhuàng] | 茁壯。強壯;健壯。《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四八回:“又出了重價,買了幾個鄉(xiāng)下姑娘,都是身體朏壯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五九回:“我接過一看,小孩子生得血紅的臉兒,十分朏壯。” |
朏魄 | [fěi pò] | 1.新月的月光。亦用為農歷每月初三日的代稱。 |
朏朒 | [fěi nǜ] | 1.農歷月初時的月相。 |
朏晨 | [fěi chén] | 黎明。 |
朏明 | [fěi míng] | 天剛亮。 |
【朏】的近義詞,【朏】的反義詞
朏的近義詞:查無朏的近義詞
朏的反義詞:查無朏的近義詞
【朏】的相關字
1、與【朏】同音的字
朏同音的字:誹(fei3),翡(fei3),菲(fei3),匪(fei3),棐(fei3),篚(fei3),?(fei3),誹(fei3),?(fei3),?(fei3),榧(fei3),?(fei3),刳(ku1),圐(ku1),?(ku1),枯(ku1),骷(ku1),?(ku1),郀(ku1),挎(ku1),堀(ku1),窋(ku1),秙(ku1),?(ku1)
2、與【朏】同部首的字
朏同部首的字:膛,腙,?,肜,?,膤,臁,腛,?,臗,脬,?
3、與【朏】同筆畫的字
朏同筆畫的字:浐,枿,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