橈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相關內容:橈新華字典,橈康熙字典,橈中華字典,橈國語詞典,橈漢語字典。
【橈】的注音
繁體橈 注音ㄖㄠˊ、ㄋㄠˊ、 筆畫10
簡體橈 拼音ráo、náo 部首木
橈字五行木 橈字結構左右 橈字五筆SATQ
統一編碼基本區 U+6861 倉頡編碼djpu 鄭碼編碼fhgr
四角編碼45912 橈字電碼2889 橈字區位7267
【橈】的國語詞典
1. 橈 [ráo]
橈 [ráo]〈動〉
曲木;木頭彎曲;泛指彎曲
橈,曲木。從木,蕘聲。——《說文》
棟橈。——《易·大過》
竿木橈。——《列子·湯問》
橈之以視其鴻殺之稱也。——《考工記·矢人》
又如:橈木(曲木。使木彎曲);橈曲(彎曲曲木)
擾動;攪亂 。
如:橈教(橈亂);橈亂(擾亂,攪亂)
屈服
重死持義而不橈,是士君子之勇也。——《荀子》
又如:橈辭(屈服的言詞)
屈弱,削弱
上已橈功臣。——《史記·蕭相國世家》
漢王恐憂,與 酈食其謀橈 楚權。——《史記·留侯世家》
又如:橈敗(挫敗);橈折(摧折)
〈形〉
柔弱長艷
柔橈嫚嫚,嫵媚纖弱。——司馬相如《上林賦》
〈名〉
船槳
夫七尺之橈而制船之左右者,以木為資。——《淮南子·主術》
舟人依命,將船放到亭邊,停橈穩纜。——《警世通言》
楫謂之橈。——《方言·九》
薜荔柏兮蕙綢,蓀橈兮蘭旌。——《楚辭·湘君》。王逸注:“橈,船小楫也。”
又如:橈楫(船槳);橈販子(受雇為人劃槳的船工)
指小船 。
如:橈客(船家);橈姬(船家女)
【橈】的基本含義
1.〔橈骨〕前臂靠大指一側的骨頭。
2.槳,楫。
1.古同“撓”,削弱。
2.古同“撓”,打擾。
【橈】的網絡含義
恰在肘彎下方,肱動脈兩個分支中較小的一支,它沿前臂的橈側行至腕部,然后向后繞過腕的外側,在第一第二掌骨之間進入手掌,形成掌深弓。橈骨是人類前臂靠拇指一邊的骨或魚類以上的脊椎動物前肢的相應部分。
【橈】的組詞及解釋
組詞 | 拼音 | 解釋 |
---|---|---|
橈骨 | [ráo gǔ] | 前臂靠拇指一側的長骨,與尺骨并排,上端與尺骨、肱骨相接,下端與腕骨相接。 |
敗橈 | [bài ráo] | 失敗;挫折。唐 韓愈《答柳柳州食蝦蟆》詩:“大戰 元鼎 年,孰強孰敗橈?”《新唐書·房琯傳》:“時天下多故,急於謀略攻取,帝以吏事繩下,而 琯 為相,遽欲從容鎮靜以輔治之,又知人不明,以取敗橈,故功名隳損云。” |
畫橈 | [huà ráo] | 有畫飾的船槳。 |
悲橈 | [bēi ráo] | 見“悲撓”。 |
倚橈 | [yǐ ráo] | 1.靠著船槳。指泛舟。 |
不橈 | [bù ráo] | 亦作“不撓”。不彎曲。形容剛正不屈。《荀子·榮辱》:“義之所在,不傾於權,不顧其利,舉國而與之不為改視,重死持義而不橈,是士君子之勇也。”《漢書·蕭望之傳贊》:“望之 堂堂,折而不橈。身為儒宗,有輔佐之能,近古社稷... |
輕橈 | [qīng ráo] | 小槳。借指小船。 |
回橈 | [huí ráo] | 猶回撓;亦作“廻橈”。 |
橈枉 | [ráo wǎng] | 矯枉。 |
橈弱 | [ráo ruò] | 衰敗;衰落。 |
橈人 | [ráo rén] | 謂使人受冤。 |
柔橈 | [róu ráo] | 柔弱苗條貌。 |
蓀橈 | [sūn ráo] | 以蓀草為飾的船槳。 |
橈沮 | [ráo jǔ] | 阻撓,阻止。 |
逗橈 | [dòu ráo] | 亦作“逗撓”。謂因怯陣而避敵。 |
橈色 | [ráo sè] | 難色,為難之態。 |
江橈 | [jiāng ráo] | 指江中的船。 |
鳴橈 | [míng ráo] | 謂開船。 |
游橈 | [yóu ráo] | 借指游船。橈,槳。 |
小橈 | [xiǎo ráo] | 短槳。常用以代稱小船。 |
【橈】的近義詞,【橈】的反義詞
橈的近義詞:查無橈的近義詞
橈的反義詞:查無橈的近義詞
【橈】的相關字
1、與【橈】同音的字
橈同音的字:橈(rao2),襓(rao2),饒(rao2),嬈(rao2),饒(rao2),蕘(rao2),蕘(rao2),?(rao2),?(rao2),嬈(rao2),?(nao2),?(nao2),嶩(nao2),夒(nao2),蟯(nao2),詉(nao2),橈(nao2),猱(nao2),怓(nao2),碙(nao2),峱(nao2),譊(nao2)
2、與【橈】同部首的字
橈同部首的字:棚,樾,?,櫟,櫛,標,橎,樉,楨,樻,李,?
3、與【橈】同筆畫的字
橈同筆畫的字:?,烗,?,燒,郬,?,袑,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