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相關內容:栗新華字典,栗康熙字典,栗中華字典,栗國語詞典,栗漢語字典。
【栗】的注音
繁體栗 注音ㄌㄧˋ、 筆畫10
簡體栗 拼音lì 部首木
栗字五行木 栗字結構上下 栗字五筆SSU
統一編碼基本區 U+6817 倉頡編碼mwd 鄭碼編碼fjf
四角編碼10904 栗字電碼2698 栗字區位3285
【栗】的國語詞典
栗:ㄌㄧˋ lì
名
植物名。殼斗科板栗屬,落葉喬木。葉作披針形,有鋸齒,互生。夏日開花,花小,雌雄同株。果實為堅果,在囊狀之殼斗內。其殼斗全面帶刺,成熟后,則殼裂散出果實。種子可供食用。
姓。如漢代有栗融。
動
畏懼。
《論語·八佾》:「哀公問社于宰我……,曰使民戰栗。」
《漢書·卷六六·楊敞傳》:「眾毀所歸,不寒而栗。」
通「栗」。
形
堅固。
《禮記·聘義》:「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溫潤而澤,仁也;縝密以栗,知也。」
漢·鄭玄·注:「栗,堅貌。」
敬謹、戒慎。
《書經·舜典》:「直而溫,寬而栗。」
唐·孔穎達·正義:「謂矜莊嚴。栗者,謹敬也。」
威嚴。
周·司馬穰苴《司馬法·嚴位》:「凡戰之道,位欲嚴,政欲栗。」
【栗】的基本含義
1.栗子樹,落葉喬木,葉子長圓形,花黃白色。果實為堅果,包在多刺的殼斗內,成熟時殼斗裂開而散出。果實可以吃。種類很多,通常指板栗。
2.這種植物的果實。
3.(Lì)姓。
4.發抖;哆嗦:戰栗。不寒而栗。
【栗】的網絡含義
栗,分布于中國遼寧、北京、河北、山東、河南、廣東等地,殼斗大,球形,外生刺,堅果2~3個,生于殼斗中。著名品種有良鄉板栗,產于北京郊房山良鄉,果小,約5克,味甜,十月中旬成熟;遷西明栗,又名“紅皮”、“紅毛”,產于河北遷西、興隆,果中大,7~9.5克,皮紅褐,鮮亮,味甜,九月中旬成熟;萊陽紅光栗,產于山東萊陽莊頭一帶,果中大,皮深褐色,有亮光,品質好,味甜面,九月上旬成熟;另有錐栗,亦稱珍珠栗,分布于長江流域和江南各地,殼頭內包藏一卵形的堅果,味同板栗。另有同名歌手在本詞條也進行了闡述。是一種落葉喬木,果實叫栗子,果仁味甜,可以吃。木材堅實,供建筑和制器具用;樹皮可供鞣皮及染色用;葉子可喂柞蠶。栗樹長得很高,樹葉像櫟樹葉,四月里開青黃色的花,每枝至少有四五個,苞的顏色有青、黃、紅三種。子生時殼黃,熟時殼變紫,殼內有膜襄住,到九月降霜時才熟。只有芭自己裂開掉出來的子才能久藏,否則容易腐壞。
【栗】的組詞及解釋
組詞 | 拼音 | 解釋 |
---|---|---|
戰栗 | [zhàn lì] | 也作顫栗。發抖。 |
顫栗 | [zhàn lì] | 發抖,打哆嗦。 |
醋栗 | [cù lì] | 落葉灌木,莖叢生,有刺,葉子略呈圓形,花白色。果實亦稱醋栗,是球形的漿果,黃綠色或紅色,味酸,可以制果醬。 |
惴栗 | [zhuì lì] | 恐懼戰栗。 |
栗暴 | [lì bào] | 把手指彎曲起來打人頭頂叫鑿栗暴或打栗暴:頭上挨了幾個~。也說栗鑿。 |
栗色 | [lì sè] | 像栗子皮那樣的顏色。 |
栗鑿 | [lì záo] | 栗暴。 |
栗理 | [lì lǐ] | 堅實有文理。 |
霜栗 | [shuāng lì] | 1.即栗子。栗子九月霜降乃熟,故稱。 |
讋栗 | [zhé lì] | 見“讋慄”。 |
栗荴 | [lì fū] | 栗殼與栗肉之間的薄皮。可入藥。 |
怢栗 | [tū lì] | 突然怕冷發抖。 |
屹栗 | [yì lì] | 畏懼不安貌。 |
栗房 | [lì fáng] | 栗子的外殼。 |
嘉栗 | [jiā lì] | 1.形容酒佳美清醇。一說指嘉美的飲器。《左傳·桓公六年》:“奉酒醴以告曰:‘嘉栗旨酒。’”楊伯峻 注:“嘉栗旨酒,猶言既好又清而美之酒……(章炳麟 謂)嘉栗,嘉量也。言酒而及飲器之嘉,則酒之如量可知。説詳《春秋左傳... |
畏栗 | [wèi lì] | 畏懼戰栗。 |
詟栗 | [zhé lì] | 恐懼;震懾。 |
栗粉 | [lì fěn] | 栗粉屬于玉米淀粉,淀粉是植物經光合作用而形成的碳水化合物。 |
菑栗 | [zī lì] | 用鋸剖開。 |
芧栗 | [xù lì] | 即橡實,橡子。 |
【栗】的近義詞,【栗】的反義詞
栗的近義詞:查無栗的近義詞
栗的反義詞:查無栗的近義詞
【栗】的相關字
1、與【栗】同音的字
栗同音的字:?(li4),隸(li4),砬(li4),?(li4),瓅(li4),壢(li4),凓(li4),?(li4),赲(li4),檪(li4),曆(li4),擽(li4)
2、與【栗】同部首的字
栗同部首的字:?,柇,柳,栟,棆,橔,樻,槭,槨,欄,梇,槜
3、與【栗】同筆畫的字
栗同筆畫的字:捙,緊,倆,浩,?,弲,夏,唖,閫,曉,?,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