慮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相關內容:慮新華字典,慮康熙字典,慮中華字典,慮國語詞典,慮漢語字典。
【慮】的注音
繁體慮 注音ㄌㄩˋ、 筆畫10
簡體慮 拼音lǜ 部首虍
慮字五行火 慮字結構左上包圍 慮字五筆HANI
統一編碼基本區 U+8651 倉頡編碼ypp 鄭碼編碼ihwz
四角編碼21231 慮字電碼1982 慮字區位3439
【慮】的國語詞典
〈動〉
(形聲。從思,虍( hū)聲。本義:思慮,謀劃)
同本義
慮,謀思也。——《說文》
非士無與慮國。——《墨子·親士》
弗慮弗圖。——《詩·小雅·雨無止》
禮之中焉,能思索謂之能慮。——《荀子·禮論》
臣聞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史記·淮陰侯列傳》
深謀遠慮。——漢· 賈誼《過秦論》
足下更慮之。——《戰國策·燕策》
又如:考慮(思索問題,以便做出決定);慮盡(謀劃窮盡);慮佚(思慮放蕩失當);慮事多暗(考慮事情不明);慮思(思慮,考慮);慮計(思慮籌劃)
用繩結綴
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慮以為大樽,而浮于江湖。——《莊子·逍遙游》
憂慮
慮人逼取。——清· 袁枚《黃生借書說》
將軍勿慮。——《資治通鑒》
慮患之具。——蘇軾《教戰守》
慮戚吾心。——清· 袁枚《祭妹文》
又如:不足為慮;慮恐(憂慮);慮難(憂慮災難);慮患(憂慮禍患);慮憶(憂慮,掛念)
審察,訊察
大理寺掌折獄詳刑,凡罪系者五日一慮。——《唐書·百官志》
又如:慮免(訊察赦免);慮問(對囚犯進行審問);慮囚(訊察記錄囚犯的罪狀)
〈名〉
思想;意念
此皆良實,志慮忠純。——諸葛亮《出師表》
衡于慮。——《孟子·告子下》
【慮】的基本含義
1.思考:考慮。深謀遠慮。千慮一得。
2.擔憂;發愁:憂慮。疑慮。顧慮。過慮。不足為慮。
【慮】的網絡含義
慮是一個漢字。思考;擔憂的意思。
【慮】的組詞及解釋
組詞 | 拼音 | 解釋 |
---|---|---|
憂慮 | [yōu lǜ] | 憂愁擔心:病情令人~。 |
顧慮 | [gù lǜ] | 1.恐怕對自己、對別人或對事情不利而不敢照自己本意說話或行動。 |
過慮 | [guò lǜ] | 憂慮不必憂慮的事:你~了,情況沒那么嚴重。 |
思慮 | [sī lǜ] | 思索考慮:~周到。 |
遠慮 | [yuǎn lǜ] | 長遠的考慮:深謀~。人無~,必有近憂。 |
疑慮 | [yí lǜ] | 因懷疑而顧慮:消除~。~不安。 |
考慮 | [kǎo lǜ] | 思索問題,以便做出決定:這個問題讓我~一下再答復你。你這么做,有點兒欠~。 |
謀慮 | [móu lǜ] | 謀劃;考慮:盡心~。 |
慮患 | [lǜ huàn] | 憂慮禍患。《荀子·大略》:“先患慮患謂之豫,豫則禍不生。”《三國志·魏志·楊阜傳》:“惟陛下慮患無形之外,慎萌纖微之初。”宋 蘇轍《歷代論一·漢文帝》:“為天下慮患,而使好名貪利小丈夫制之,其不為 鼂錯 者鮮矣!”... |
五慮 | [wǔ lǜ] | 指耳、目、口、鼻、心五種器官的感覺。 |
密慮 | [mì lǜ] | 周密的考慮。 |
寡慮 | [guǎ lǜ] | 少思慮。 |
精慮 | [jīng lǜ] | 1.深思熟慮。 |
審慮 | [shěn lǜ] | 仔細考慮。 |
慮變 | [lǜ biàn] | 謀及事物的轉化。 |
屬慮 | [shǔ lǜ] | 不斷思慮。 |
渺慮 | [miǎo lǜ] | 深思細想。 |
亡慮 | [wáng lǜ] | 大略,大約。 |
欲慮 | [yù lǜ] | 猶欲望。 |
計慮 | [jì lǜ] | 計議謀慮。 |
【慮】的近義詞,【慮】的反義詞
慮的近義詞:查無慮的近義詞
慮的反義詞:查無慮的近義詞
【慮】的相關字
1、與【慮】同音的字
慮同音的字:繂(lv4),慮(lv4),鑢(lv4),卛(lv4),膟(lv4),律(lv4),垏(lv4),?(lv4),哷(lv4),綠(lv4),勴(lv4),嵂(lv4)
2、與【慮】同部首的字
慮同部首的字:?,?,虦,?,虛,?,虡,?,?,虎,?,虛
3、與【慮】同筆畫的字
慮同筆畫的字:桑,趵,?,?,脎,礱,耙,蚆,個,?,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