鈸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相關內容:鈸新華字典,鈸康熙字典,鈸中華字典,鈸國語詞典,鈸漢語字典。
【鈸】的注音
繁體鈸 注音ㄅㄛˊ、 筆畫10
簡體鈸 拼音bó 部首钅
鈸字五行金 鈸字結構左右 鈸字五筆QDCY
統一編碼基本區 U+94B9 倉頡編碼opike 鄭碼編碼pgxs
四角編碼83747 鈸字電碼6876 鈸字區位7864
鈸
【鈸】的國語詞典
〈名〉
銅質圓形的樂器,中心鼓起,兩片相擊作聲 。古稱“銅鈸”、“銅盤”。初流行西域,南北朝時傳至內地
【鈸】的基本含義
俗稱镲。擊樂器。銅制,圓形,中間隆起部分大,正中有孔,兩片相擊發聲。形制大小不 一。常 用于吹打樂及戲曲、歌舞伴奏。
【鈸】的網絡含義
未檢索到鈸字的網絡釋義。
【鈸】的組詞及解釋
組詞 | 拼音 | 解釋 |
---|---|---|
螺鈸 | [luó bó] | 法螺和鐃鈸。 |
水鈸 | [shuǐ bó] | 銅制的打擊樂器。形似鐃鈸而葉片較薄,中央突出部分較小,發音松散。常用于戲曲、曲藝及民間吹打樂中。又叫水釵、荷葉。 |
鐃鈸 | [náo bó] | 大型的鈸。 |
小鈸 | [xiǎo bó] | 又名小镲。壯、苗、瑤、彝、傣、佤、仫佬、京、水、仡佬、漢等族互擊體鳴樂器。壯語稱斜埃。流行于全國各地。響銅制,缽形,鈸體較小而厚,鈸面直徑12厘米~14厘米,碗徑5厘米~7厘米,碗高1.5厘米~2厘米,碗頂鉆孔系以... |
出鈸 | [chū bó] | 娼家隱語稱出門為“出跋”。跋,改作“鈸”,意謂與和尚有關。 |
鈴鈸 | [líng bó] | 即碰鈴。打擊樂器,用銅制成,形似小碗,兩個為一副,左右手各持一個,相碰發音。多用于器樂合奏或戲曲、歌舞的伴奏。 |
鈸子 | [bó zǐ] | 即鈸。 |
擲鐃鈸 | [zhì náo bó] | 閩南宗教民俗“做功德”過程的“普施”法事活動中的一項帶有雜技性質的表演項目。 |
鬼打鈸 | [guǐ dǎ bó] | 1.猶鬼渾。攪擾。 |
翻盞撒鈸 | [fān zhǎn sā bó] | 倒置翻轉的盞鈸。 |
鼓鈸齊鳴 | [gǔ bó qí míng] | 中國漢語里面的詞匯,鼓和鈸一起發出聲響,形容聲勢巨大。 |
【鈸】的近義詞,【鈸】的反義詞
鈸的近義詞:查無鈸的近義詞
鈸的反義詞:查無鈸的近義詞
【鈸】的相關字
1、與【鈸】同音的字
鈸同音的字:礴(bo2),浡(bo2),髆(bo2),狛(bo2),伯(bo2),膊(bo2),?(bo2),?(bo2),博(bo2),脖(bo2),鮊(bo2),舶(bo2)
2、與【鈸】同部首的字
鈸同部首的字:鋃,鑄,銬,鋤,鑲,銼,鐵,鎰,锎,銦,镋,鎘
3、與【鈸】同筆畫的字
鈸同筆畫的字:疲,宸,蒞,烐,枽,愛,舥,袦,珢,蚙,秠,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