鈴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相關內容:鈴新華字典,鈴康熙字典,鈴中華字典,鈴國語詞典,鈴漢語字典。
【鈴】的注音
繁體鈴 注音ㄌㄧㄥˊ、 筆畫10
簡體鈴 拼音líng 部首钅
鈴字五行金 鈴字結構左右 鈴字五筆QWYC
統一編碼基本區 U+94C3 倉頡編碼opoii 鄭碼編碼pow
四角編碼88732 鈴字電碼6875 鈴字區位3369
鈴
【鈴】的國語詞典
〈名〉
(形聲。從金,令聲。本義:金屬制成的響器。又為打擊樂器。形似鐘而小)
同本義
大祭祀,鳴鈴以應雞人。——《周禮·春官·巾車》
又如:鈴杵(一種有柄的鈴);鈴語(風鈴的聲音);鈴鐸(掛在樓閣寺院檐角的鈴);鈴鐺壽星(小兒帽子及手鐲上的點綴飾品。壽星釘于帽上,鈴鐺掛于鐲上,因此用于譬喻一切零星的點綴物品)
鈴的鳴響或聲音,可作為信號 。
如: 上、下課鈴
鈴狀物 。 如:鈴柝(打更用的梆子);棉鈴; 杠鈴
【鈴】的基本含義
1.用金屬制成的響器。最常見的是球形而下開一條口,里面放金屬丸;也有鐘形而里面懸著金屬小錘的,振動時相擊發聲。此外有電鈴、車鈴等,形式不一。
2.形狀像鈴的東西:啞鈴。杠鈴。棉鈴。
3.蕾鈴:落鈴。結鈴。
4.姓。
【鈴】的網絡含義
鈴,古代銅制響器和樂器。形體似鐘而小,腔內有銅舌,搖之發聲。從古到今,鈴的種類逐漸繁多,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場合都能看到形態各異的鈴聽到不同聲音的鈴,鈴已經從一個簡單的樂器演變成了宗教的法器、兒童玩具和生產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
【鈴】的組詞及解釋
組詞 | 拼音 | 解釋 |
---|---|---|
門鈴 | [mén líng] | 安裝在門里邊的鈴鐺或電鈴,門外的人可在門上拉鈴或按電鈕喚人開門。 |
棉鈴 | [mián líng] | 棉花的果實,初長時形狀像鈴,叫棉鈴,長成后像桃,叫棉桃。一般不加分別,通稱棉桃。 |
風鈴 | [fēng líng] | 佛殿、寶塔等檐下懸掛的鈴,風吹時搖動發出聲音。 |
鑾鈴 | [luán líng] | 舊時車馬上系的鈴鐺。 |
啞鈴 | [yǎ líng] | 舉重和體操的輔助練習器械之一。鐵制,一般長約30厘米,兩頭呈球形,中間較細。重量不等。有固定啞鈴和調節啞鈴之分。體操用的啞鈴,也有木制的。 |
駝鈴 | [tuó líng] | 系在駱駝頸下的鈴鐺,隨著駱駝的行走而發出響聲。 |
電鈴 | [diàn líng] | 利用電磁鐵特性通電后使鈴發出音響信號的裝置。 |
鈴索 | [líng suǒ] | 1.系鈴的繩索。 |
盤鈴 | [pán líng] | 樂器名。 |
語鈴 | [yǔ líng] | 掛在塔檐上的風鈴,風吹后能丁當作響,故稱。 |
釘鈴 | [dīng líng] | 象聲詞。馬行時佩鈴的聲音。 |
花鈴 | [huā líng] | 指用以驚嚇鳥雀的護花鈴。 |
和鈴 | [hé líng] | 古代車鈴。和在軾前,鈴在旗上。《詩·周頌·載見》:“龍旂陽陽,和鈴央央。”《左傳·桓公二年》:“鍚鑾和鈴,昭其聲也。”杜預 注:“和在衡,鈴在旂,動皆有鳴聲。”孔穎達 疏:“和亦鈴也。以處異,故異名耳。”《太平御覽... |
鐸鈴 | [duó líng] | 檐鈴,風鈴。一般懸掛在高大建筑物的檐角,遇風即響。 |
鈴下 | [líng xià] | 1.指侍衛、門卒或仆役。漢 應劭《漢宮儀》:“太常駕四馬,主簿前車八乘,有鈴下、侍閣、辟車、騎吏、五百等員。”晉 干寶《搜神記》卷七:“王敦 在 武昌,鈴下儀仗生花。”《資治通鑒·漢獻帝建安元年》:“布(呂布)屯 ... |
鈴眊 | [líng mào] | 見“鈴毦”。 |
兜鈴 | [dōu líng] | 見“兜零”。 |
雨鈴 | [yǔ líng] | 謂雨中聞鈴聲。 |
說鈴 | [shuō líng] | 指瑣屑的言論。 |
淋鈴 | [lín líng] | 1.指雨聲。前蜀 韋莊《宿蓬船》詩:“夜來 江 雨宿蓬船,臥聽淋鈴不忍眠。”清 秋瑾《秋雨》詩:“最是淋鈴聞不得,謝娘 減盡舊腰肢。” |
【鈴】的近義詞,【鈴】的反義詞
鈴的近義詞:查無鈴的近義詞
鈴的反義詞:查無鈴的近義詞
【鈴】的相關字
1、與【鈴】同音的字
鈴同音的字:龗(ling2),?(ling2),
2、與【鈴】同部首的字
鈴同部首的字:锿,錳,?,錈,銦,铔,鐒,鏵,镎,鈉,鍾,鈀
3、與【鈴】同筆畫的字
鈴同筆畫的字:俰,眒,唥,諑,浢,剝,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