胯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xiàn)通表標(biāo)準(zhǔn)字體 ,相關(guān)內(nèi)容:胯新華字典,胯康熙字典,胯中華字典,胯國語詞典,胯漢語字典。
【胯】的注音
繁體胯 注音ㄎㄨㄚˋ、 筆畫10
簡體胯 拼音kuà 部首月
胯字五行木 胯字結(jié)構(gòu)左右 胯字五筆EDFN
統(tǒng)一編碼基本區(qū) U+80EF 倉頡編碼bkms 鄭碼編碼qgbz
四角編碼74227 胯字電碼5169 胯字區(qū)位3172
【胯】的國語詞典
胯:ㄎㄨㄚˋ kuà
名
腰側(cè)與大腿之間的部分。
如:「胯下之恥」。
《說文解字·肉部》:「胯,股也。」
清·段玉裁·注:「合兩股言曰胯。」
古代腰帶上的飾物。
《新唐書·卷九三·李靖傳》:「靖破蕭銑時(shí),所賜于闐玉帶十三胯,七方六刓,胯各附環(huán),以金固之,所以佩物者。」
【胯】的基本含義
腰的兩側(cè)和大腿之間的部分:胯下。胯骨。
【胯】的網(wǎng)絡(luò)含義
形聲。字從肉,從夸,夸亦聲。“肉”為“股”省。“股”意為“腿”。“夸”為“跨”省。“跨”意為“跨騎”。“肉”與“夸”聯(lián)合起來表示“雙腿分開,跨馬騎背”。本義:兩股分開)同本義〖hip〗胯,股也。——《說文》。段注:“合兩股言曰胯。”出我胯下。——《史記·淮陰侯傳》
【胯】的組詞及解釋
組詞 | 拼音 | 解釋 |
---|---|---|
胯襠 | [kuà dāng] | 兩條腿的中間。 |
胯部 | [kuà bù] | 腰和大腿之間的部分。 |
胯衫 | [kuà shān] | 古時(shí)宦者之服。亦借指宦者。 |
帶胯 | [dài kuà] | 亦作“帶銙”。佩帶上銜蹀躞之環(huán),用以掛弓矢刀劍。 |
胯子 | [kuà zǐ] | 猶侉子。指口音與本地語音不同的人。本為不禮貌的稱呼,有時(shí)亦含親昵意,謂歌唱者音色與眾不同,自成一派。 |
犀胯 | [xī kuà] | 古時(shí)塊茶名。 |
腿胯 | [tuǐ kuà] | 腰以下至大腿的部分。常指奔跑時(shí)用力之處。吉學(xué)霈《洛陽橋上》:“你別看我上四十歲年紀(jì)了,腿胯可是挺硬的,要在平常拉個(gè)客人,下午五點(diǎn)鐘就跑到 西關(guān) 了。” |
拉了胯 | [lā le kuà] | 服軟。 |
胯胯井 | [kuà kuà jǐng] | “胯胯井”位于自貢市沿灘區(qū)仙市古鎮(zhèn)江西廟僅存的山神廟旁,穿過上書“仙市古鎮(zhèn)”的石牌坊下行幾步路就到。 |
大胯子 | [dà kuà zǐ] | 方言,指一個(gè)人胯骨寬,走路難看。 |
胯下蒲伏 | [kuà xià pú fú] | 蒲伏:通“匍伏”,指伏地爬行。指漢朝韓信年少時(shí)有胯下之辱。 |
伸腿拉胯 | [shēn tuǐ lā kuà] | 四肢伸展地躺臥。 |
腰胯疼痛 | [yāo kuà téng tòng] | 一種疾病,主要分布于腰、胯、髖、股部。 |
支腿拉胯 | [zhī tuǐ lā kuà] | 四肢伸展地躺臥;支著腿,拉開兩胯,形容步履蹣跚或掙扎的樣子;形容字寫得歪斜難看。 |
胯下韓侯 | [kuà xià hán hòu] | 指 漢 韓信。泛指能夠忍辱的人。 |
納胯挪腰 | [nà kuà nuó yāo] | 裝腔作勢,擺架子。 |
胯下之辱 | [kuà xià zhī rǔ] | 胯下:兩條腿之間。從胯下爬過的恥辱。 |
【胯】的近義詞,【胯】的反義詞
胯的近義詞:查無胯的近義詞
胯的反義詞:查無胯的近義詞
【胯】的相關(guān)字
1、與【胯】同音的字
胯同音的字:夸(kua4),?(kua4),趶(kua4),?(kua4),跨(kua4),誇(kua4),挎(kua4),?(kua4),骻(kua4)
2、與【胯】同部首的字
胯同部首的字:腲,?,腏,胭,肶,胄,?,臊,臁,?,?,胋
3、與【胯】同筆畫的字
胯同筆畫的字:瓷,紟,轎,撈,?,?,屑,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