朓的注音

              本文為您提供國語詞典中朓字的繁體、注音及國語詞典中的解釋和含義,包括基本解釋及含義,網絡解釋及含義,朓字的組詞及含義解釋,朓字的近義詞及反義詞,朓的同音字,朓的同部首字,朓的同筆畫字等。

              朓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相關內容:朓新華字典朓康熙字典朓中華字典朓國語詞典朓漢語字典

              【朓】的注音

              繁體注音ㄊㄧㄠˇ、 筆畫10

              簡體拼音tiǎo 部首

              朓字五行朓字結構左右 朓字五筆EIQN

              統一編碼基本區 U+6713 倉頡編碼blmo 鄭碼編碼qvrd

              四角編碼72213 朓字電碼2594 朓字區位

              【朓】的國語詞典

              朓:ㄊㄧㄠˇ tiǎo

              古代稱農歷月底月亮出現在西方時為「朓」。

              《說文解字·月部》:「朓,晦而月見西方謂之朓。」

              南朝宋·謝莊〈月賦〉:「朒朓警闕,朏魄示沖。」

              朓:ㄊㄧㄠˋ tiào

              人名用字。如南朝有謝朓。

              朓

              【朓】的基本含義

              古書上指農歷月底月亮在西方出現。

              【朓】的網絡含義

              朓 tiǎo 形聲。字從月從兆,兆亦聲。“兆”意為“遠”。“月”和“兆”聯合起來表示“月亮處在最遠的位置”。本義:(月底的時候)月亮在黃昏時出現在西方地平線上。說明:古人認為,日月與大地的距離在一天之中有遠近的變化。日月處在地平線上時距離人們最遠,日月中天時,距離人們的距離最近。故在“晁”時(早晨),太陽距離人們最遠,在中午時距離人們最近;在黃昏時月亮距離人們最遠,在午夜時,月亮距離人們最近。

              【朓】的組詞及解釋

              組詞拼音解釋
              肭朓[nà tiǎo]同“朒朓”。清 俞正燮《癸巳類稿·古憲論》:“日將入而月見西方;將晦,日未出,乃見東方,無肭朓側匿之説。”
              朓側[tiǎo cè]月行疾緩合度。
              朓朒[tiǎo nǜ]朒朓。
              昃朓[zè tiǎo]斜缺。朓,夏歷下旬缺月現于西方。喻缺點、失誤。
              朒朓[nǜ tiǎo]舊歷月初月見于東方和月末月見于西方。
              謝朓樓[xiè tiǎo lóu]即 謝公樓。

              【朓】的近義詞,【朓】的反義詞

              朓的近義詞:查無朓的近義詞

              朓的反義詞:查無朓的近義詞

              【朓】的相關字

              1、與【朓】同音的字

              朓同音的字:脁(tiao3),?(tiao3),晀(tiao3),窱(tiao3),挑(tiao3),嬥(tiao3),?(tiao3),宨(tiao3),斢(tiao3),?(tiao3),誂(tiao3),窕(tiao3)

              2、與【朓】同部首的字

              朓同部首的字:?,脼,肵,胥,臇,膌,腯,?,脹,?,臀,?

              3、與【朓】同筆畫的字

              朓同筆畫的字:暫無同筆畫字

              網友正在查“朓”的相關字典

              版權聲明:本文摘錄自新華字典、康熙字典、漢語字典、網絡等多渠道,如有侵權請聯系站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