疽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相關內容:疽新華字典,疽康熙字典,疽中華字典,疽國語詞典,疽漢語字典。
【疽】的注音
繁體疽 注音ㄐㄩ、 筆畫10
簡體疽 拼音jū 部首疒
疽字五行木 疽字結構左上包圍 疽字五筆UEGD
統一編碼基本區 U+75BD 倉頡編碼kbm 鄭碼編碼tlc
四角編碼112 疽字電碼4013 疽字區位3050
疽
【疽】的國語詞典
疽:ㄐㄩ jū
名
一種毒瘡。多生于肩、背、臀等處。
明·張自烈《正字通·疒部》:「癰之深者曰疽,疽深而惡,癰淺而大。」
《聊齋志異·卷一一·王十》:「(蒺藜)?骨朵擊處,皆成巨疽,渾身腐潰,臭不可近。」
【疽】的基本含義
中醫指局部皮膚腫脹堅硬而皮色不變的毒瘡。
【疽】的網絡含義
jū,局部皮膚下發生的瘡腫。中醫指局部皮膚腫脹堅硬而皮色不變的毒瘡。中醫按疽病早期有頭和無頭而分為有頭疽和無頭疽兩大類。
【疽】的組詞及解釋
組詞 | 拼音 | 解釋 |
---|---|---|
癰疽 | [yōng jū] | 毒瘡。疽(jū)。 |
炭疽 | [tàn jū] | 急性傳染病,病原體是炭疽桿菌,人和家畜都能感染。病畜的癥狀是發高熱,痙攣,口和肛門出血,胸部、頸部或腹部腫脹。人皮膚感染后,有的出現皰疹,隨后出血壞死,形成黑色焦痂,還能侵入肺或胃腸。家畜的炭疽有的地區叫癀病。 |
乳疽 | [rǔ jū] | 乳疽指乳腺深部化膿性感染,屬于陰證。 |
吮疽 | [shǔn jū] | 見“吮瘡”。 |
疽食 | [jū shí] | 瘡毒侵蝕肌肉。比喻禍患蔓延。《后漢書·虞詡傳》:“竊聞公卿定策當棄 涼州 ……議者喻以補衣猶有所完,詡 恐其疽食侵淫而無限極。棄之非計。”《南齊書·竟陵文宣王子良傳》:“百姓齊民,積年涂炭,疽食侵淫,邊虞方重。”明... |
風疽 | [fēng jū] | 病名。指濕疹。 |
痤疽 | [cuó jū] | 猶癰疽,毒瘡。 |
釘疽 | [dīng jū] | 疔瘡。 |
癉疽 | [dān jū] | 惡瘡。《左傳·襄公十九年》:“荀偃 癉疽,生瘍于頭。”杜預 注:“癉疽,惡創。”唐 張鷟《朝野僉載》卷二:“李氏 頭上生四處癉疽,腦潰,晝夜鳴叫。” |
蝸疽 | [wō jū] | 一種毒瘡。蝸,通“瘑”。 |
疽腫 | [jū zhǒng] | 局部皮膚腫脹堅硬的毒瘡。《左傳·襄公十九年》“荀偃 癉疽,生瘍於頭”唐 孔穎達 疏:“荀偃 病此疽腫,腫潰,遂生創於頭。” |
疽癰 | [jū yōng] | 1.癰疽,惡瘡。 |
瘭疽 | [biāo jū] | 中醫指手指頭或腳趾頭肚兒發炎化膿的病,癥狀是局部紅腫,劇烈疼痛,發熱。 |
贅疽 | [zhuì jū] | 贅瘤癰疽。喻多馀無用。宋 劉摯《縣齋歲晚寄萊蕪田同年》詩:“今古看毫髮,功名賸贅疽;何時拂衣去,相與醉鱸魚。” |
彈疽 | [dàn jū] | 割治癰疽。 |
內疽 | [nèi jū] | 體內臟器的毒性腫塊。 |
下石疽 | [xià shí jū] | 外科病癥名。 |
逼疽疽 | [bī jū jū] | 方言。矮小干瘦的樣子。 |
附骨之疽 | [fù gǔ zhī jū] | 侵入到內部又難于除掉的敵對勢力。 |
短針攻疽 | [duǎn zhēn gōng jū] | 形容措施不當,難以奏效。 |
【疽】的近義詞,【疽】的反義詞
疽的近義詞:查無疽的近義詞
疽的反義詞:查無疽的近義詞
【疽】的相關字
1、與【疽】同音的字
疽同音的字:涺(ju1),伡(ju1),鞠(ju1),駒(ju1),車(ju1),躹(ju1),雎(ju1),毩(ju1),鋦(ju1),匊(ju1),裾(ju1),跔(ju1)
2、與【疽】同部首的字
疽同部首的字:瘔,癑,?,?,?,?,瘣,疻,瘸,瘽,?,癢
3、與【疽】同筆畫的字
疽同筆畫的字:鬥,?,?,馬,鈹,珟,?,?,殺,砡,剜,貍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