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xiàn)通表標(biāo)準(zhǔn)字體 ,相關(guān)內(nèi)容:兼新華字典,兼康熙字典,兼中華字典,兼國語詞典,兼漢語字典。
【兼】的注音
繁體兼 注音ㄐㄧㄢ、 筆畫10
簡體兼 拼音jiān 部首丷
兼字五行木 兼字結(jié)構(gòu)上下 兼字五筆UVOU
統(tǒng)一編碼基本區(qū) U+517C 倉頡編碼txc 鄭碼編碼uaxk
四角編碼80237 兼字電碼369 兼字區(qū)位2870
【兼】的國語詞典
兼:ㄐㄧㄢ jiān
動
合并、吞并。
《左傳·昭公八年》:「孺子長矣,而相吾室,欲兼我也。」
唐·陸贄〈均節(jié)賦稅恤百姓六條〉之六:「富者兼地數(shù)萬畝,貧者無容足之居。」
同時擔(dān)任或具有兩種以上的職務(wù)或身分、行為等。
如:「兼差」、「兼職」、「父兼母職」。
加倍、超越、勝過。
如:「兼程趕路」。
《論語·先進(jìn)》:「由也兼人。」
唐·韓愈〈韓滂墓志銘〉:「讀書倍文,功力兼人。」
重復(fù)、累積。
《荀子·正名》:「單足以喻則單,單不足以喻則兼。」
《后漢書·卷七八·宦者傳·呂強(qiáng)傳》:「重金兼紫,相繼為蕃輔。」
副
同時、一起。
如:「兼顧」、「二者兼?zhèn)洹埂ⅰ隔~與熊掌不可兼得。」
盡、完全。
《荀子·王制》:「官施而衣食之,兼覆無遺。」
《韓非子·難四》:「夫日兼照天下,一物不能當(dāng)也。」
【兼】的基本含義
1.把兩份并在一起;加倍:兼旬(二十天)。兼程。
2.所具有的或所涉及的不只一方面:兼職。兼聽則明,偏信則暗。
【兼】的網(wǎng)絡(luò)含義
兼,中國漢字,讀作:jiān。該字的主要字義是加倍意思。也有兼有主次之分,如董事長兼經(jīng)理,通常給人感覺前者主后者次這樣的感覺。但字面上最接近“和”的意思。同時涉及、處理或具有幾方面的情況的意思,如:兼職、兼顧、軟硬兼施、德才兼?zhèn)洹?/p>
【兼】的組詞及解釋
組詞 | 拼音 | 解釋 |
---|---|---|
兼聽 | [jiān tīng] | 聽取雙方或多方面的意見:~則明。 |
兼課 | [jiān kè] | 在本職以外兼任教課工作。 |
兼任 | [jiān rèn] | 1.同時擔(dān)任幾個職務(wù):總務(wù)主任~學(xué)校工會主席。 |
兼顧 | [jiān gù] | 同時照顧幾個方面:統(tǒng)籌~。公私~。 |
兼并 | [jiān bìng] | 1.侵占、并吞(土地、產(chǎn)業(yè)等)。 |
兼容 | [jiān róng] | 可以同時接受、容納不同的事物或方面:~并包。~性。 |
兼祧 | [jiān tiāo] | 舊指一個男子兼做兩房的繼承人。祧(tiāo)。 |
兼之 | [jiān zhī] | 表示進(jìn)一步的原因或條件,加以。 |
兼毫 | [jiān háo] | 用羊毫和狼毫在一起制造的毛筆(羊毫較軟,狼毫較硬,兼毫適中)。 |
兼差 | [jiān chāi] | 1.兼職 |
兼權(quán) | [jiān quán] | 謂全面衡量。 |
兼覆 | [jiān fù] | 《管子·版法解》:“天覆而無外也,其德無所不在。”后以“兼覆”比喻恩澤廣覆,無所遺漏。 |
兼土 | [jiān tǔ] | 兼并土地。 |
兼品 | [jiān pǐn] | 猶兼味。 |
兼業(yè) | [jiān yè] | 一人經(jīng)營兩種以上的業(yè)務(wù)。 |
兼輛 | [jiān liàng] | 不止一輛車。 |
兩兼 | [liǎng jiān] | 兼具兩方面。 |
兼稱 | [jiān chēng] | 另一名稱。 |
兼裒 | [jiān póu] | 廣為聚集。 |
兼旬 | [jiān xún] | 二十天。 |
【兼】的近義詞,【兼】的反義詞
兼的近義詞:查無兼的近義詞
兼的反義詞:查無兼的近義詞
【兼】的相關(guān)字
1、與【兼】同音的字
兼同音的字:淺(jian1),漸(jian1),麉(jian1),幵(jian1),湔(jian1),蒹(jian1),鰹(jian1),堅(jian1),囏(jian1),虃(jian1),監(jiān)(jian1),鋑(jian1)
2、與【兼】同部首的字
兼同部首的字:茲,兾,養(yǎng),蘭,兌,獸,兯,兿,囅,關(guān)
3、與【兼】同筆畫的字
兼同筆畫的字:座,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