糾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相關內容:糾新華字典,糾康熙字典,糾中華字典,糾國語詞典,糾漢語字典。
【糾】的注音
繁體糾 注音ㄐㄧㄡ、 筆畫5
簡體糾 拼音jiū 部首纟
糾字五行木 糾字結構左右 糾字五筆XNHH
統一編碼基本區 U+7EA0 倉頡編碼vmvl 鄭碼編碼zzi
四角編碼22100 糾字電碼4763 糾字區位3032
【糾】的國語詞典
〈動〉
纏繞
其笠伊糾。——《詩·周頌·良耜》
何異糾纆。——《漢書·賈誼傳》。注:“絞也。”
青綸競糾。——郭璞《江賦》
糾思心以為纕兮。——《楚辭·悲風歌》。注:“戾也。”
橫厲糾紛。——《后漢書·劉琨傳》。注:“亂貌。”
福與禍如糾纏。——《鶡冠子》
又如:糾蓼(互相牽引);糾結(連結);糾糾(纏繞的樣子);糾曲(糾結盤曲)
糾集;集結
糾合宗族于成周。——《左傳·僖公二十四年》
收離糺散。——《后漢書·荀彧傳》。注:“合也。”
糾合俊杰披奸猖。——王安石《開元行》
又如:糾辦(收集,備辦);糾合(聯絡,聯合);糾勒(聚集統率);糾會(會合);糾約(糾合約集)
矯正
以糾邦國。——《周禮·大司馬》。注:“猶正也。”
慢則糾之以猛。——《左傳·昭公二十年》
糾之以政。——《左傳》
又如:糾劾(審查,彈劾);糾舉(糾正舉發);糾謬(糾正錯誤);糾繩(糾正懲處);糾錯(糾正錯誤)
督察
以五刑糾萬民。——《周禮·大司寇》
凡宮之糾禁。——《周禮·小宰》
貪利糾譑之名。——《荀子·富國》
又如:糾彈(糾察彈劾);糾案(檢舉監察);糾發(糾察舉發);糾逖(督察懲治)
檢舉
糾之以政。——《左傳·昭公六年》。注:“舉也。”
恐見糾擿。——《明史》
訪緝糾詰。——清· 方苞《獄中雜記》
又如:糾拾(揭發檢舉);糾問(糾舉問罪);糾發(舉發);糾慝(懲處邪惡);糾駁(糾舉駁正)
擰 。
如:糾他的臉
【糾】的基本含義
1.纏繞:糾紛。糾纏。
2.姓。
3.集合:糾合。糾集。
4.糾正:糾偏。有錯必糾。
【糾】的網絡含義
①纏繞:糾纏|糾紛|糾結。②集合:糾合|糾集。③改正;矯正:糾正|有錯必糾。④督察;檢舉:糾察。
【糾】的組詞及解釋
組詞 | 拼音 | 解釋 |
---|---|---|
糾正 | [jiū zhèng] | 改正(缺點、錯誤):~姿勢。~偏差。不良傾向已得到~。 |
糾葛 | [jiū gé] | 糾纏不清的事情;糾紛:他們之間有過~。 |
糾集 | [jiū jí] | 集合;召集(含貶義)。 |
糾錯 | [jiū cuò] | 糾正錯誤。 |
糾結 | [jiū jié] | 互相纏繞:藤蔓~。 |
糾紛 | [jiū fēn] | 爭執的事情:調解~。 |
糾察 | [jiū chá] | 1.在群眾活動中維持秩序:~隊。 |
糾合 | [jiū hé] | 集合;聯合(多用于貶義):~黨羽,圖謀不軌。 |
繩糾 | [shéng jiū] | 糾正過失。 |
糾墨 | [jiū mò] | 見“糾纆”。 |
糾枝 | [jiū zhī] | 交錯的樹枝。 |
糾拏 | [jiū ná] | 糾纏盤曲。 |
一糾 | [yī jiū] | 方言。一抱。 |
糾曲 | [jiū qǔ] | 糾結盤曲。 |
糾擿 | [jiū tī] | 糾舉揭發。 |
糾論 | [jiū lùn] | 糾彈議處。 |
糾摘 | [jiū zhāi] | 亦作“糺摘”。督察揭發。晉 袁宏《后漢紀·桓帝紀下》:“﹝ 度尚 ﹞初為 上虞 長,糾摘姦伏,縣中謂之神明。”《魏書·高恭之傳》:“其所糾摘,不避權豪。”唐 劉知幾《史通·書事》:“必伸以糺摘,窮其負累,雖擢髮而數... |
糾糾 | [jiū jiū] | 1.糾纏交錯貌。 |
糾逖 | [jiū tì] | 1.亦作“糾剔”。亦作“糺逖”。督察懲治。《左傳·僖公二十八年》:“敬服王命,以綏四國,糾逖王慝。”杜預 注:“逖,遠也;有惡於王者,糾而遠之。”楊伯峻 注引 惠棟 補注:“《魯頌》‘狄彼東南’,鄭 箋云:‘狄當為... |
糾擾 | [jiū rǎo] | 亦作“糺擾”。糾纏攪擾。清 惲敬《與來卿書》:“僕人只可作小傳,若將 陳明光 緣起敘入,亦非法,且筆下糾擾矣。”姚華《曲海一勺》:“故詞產 唐 宋 之交,曲起 宋 元 之際,猶之七雄糺擾,騷賦遂以勃興,六代紛乘,近... |
【糾】的近義詞,【糾】的反義詞
糾的近義詞:查無糾的近義詞
糾的反義詞:查無糾的近義詞
【糾】的相關字
1、與【糾】同音的字
糾同音的字:鬏(jiu1),糾(jiu1),?(jiu1),鬮(jiu1),?(jiu1),朻(jiu1),丩(jiu1),
2、與【糾】同部首的字
糾同部首的字:結,紛,綜,級,緩,?,維,?,締,纮,絹,紂
3、與【糾】同筆畫的字
糾同筆畫的字:嘆,電,正,盧,戊,訓,未,?,乬,壭,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