綏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相關內容:綏新華字典,綏康熙字典,綏中華字典,綏國語詞典,綏漢語字典。
【綏】的注音
繁體綏 注音ㄙㄨㄟˊ、 筆畫10
簡體綏 拼音suí 部首纟
綏字五行水 綏字結構左右 綏字五筆XEVG
統(tǒng)一編碼基本區(qū) U+7EE5 倉頡編碼vmbv 鄭碼編碼zpzm
四角編碼22144 綏字電碼4840 綏字區(qū)位4371
【綏】的國語詞典
〈名〉
(會意。從糸( mì),從妥,“糸”與絲織品、繩索有關。“妥”表妥當、平安。合起來表示有了這繩索,人就穩(wěn)妥了。本義:借以登車的繩索)
同本義
綏,車中把也。——《說文》
負良綏君升所用、又、以散綏升。——《禮記·少儀》
子良授太子綏。——《左傳·哀公二年》
《論語·鄉(xiāng)黨》說:孔子“升車必正立執(zhí)綏。”——《我國古代的車馬》
又如:執(zhí)綏(挽住車中繩索);綏繩(執(zhí)以登車的繩索)
上古五服之一 。古代王畿外圍,每五百里為一區(qū)劃,按距離的遠近分為五等地帶,叫“五服”。其名稱為侯服、甸服、綏服、要服、荒服。服,服事天子
綏江 。在福建省西部
舊綏遠省略稱 。1928年設省,1954年撤銷
綏州,古州名 。西魏置,在今陜西省綏德縣
〈動〉
安撫人心以保持平靜
惠此中國,以綏四方。——《詩·大雅·民勞》
綏之斯來,動之斯和。——《論語·子張》
時軍司馬班超留 于寘,綏集諸國。——《后漢書·西域傳·序》
又如:綏民(安定人民);綏安(安定);綏定(安定);綏納(安撫接納);綏馭(安撫控制);綏養(yǎng)(安定撫養(yǎng));綏御(安撫統(tǒng)治);綏服(安定順服);綏集(安輯,安撫和合);綏寧(安定)
臨陣退軍,向后撤
秦以勝歸,我何以報,乃皆出戰(zhàn),交綏。——《左傳·文公十二年》
制止;止
使民以勸,綏謗言,足以補官之不善政。——《國語·齊語》
〈形〉
舒緩的
綏,舒也。——《廣雅》。王念孫疏證:“綏者,安之舒也。”
平安;安好;安泰
綏綏兮其有文章也。熙熙兮其樂人之臧也。——《荀子·儒效》
又如:順頌時綏(書信用語)
【綏】的基本含義
1.安撫;使平定:綏靖。
2.平安:時綏(書信用語)。
【綏】的網絡含義
綏,漢字,讀音suí(遵義市綏陽縣,方言讀xū)。可作為名詞、動詞、形容詞。
【綏】的組詞及解釋
組詞 | 拼音 | 解釋 |
---|---|---|
朱綏 | [zhū suí] | 紅色纓飾。 |
纓綏 | [yīng suí] | 見“纓緌”。 |
保綏 | [bǎo suí] | 1.安適,安寧。 |
擾綏 | [rǎo suí] | 安撫。 |
綏徠 | [suí lái] | 安撫招致。 |
綏億 | [suí yì] | 安定。 |
綏寧 | [suí níng] | 安定。 |
死綏 | [sǐ suí] | 1.謂軍隊敗退,;將領應當治罪。《三國志·魏志·武帝紀》:“《司馬法》‘將軍死綏’……是古之將者,軍破于外,而家受罪于內也。自命將征行,但賞功而不罰罪,非國典也。其令諸將出征,敗軍者抵罪,失利者免官爵。”《舊唐書·... |
討綏 | [tǎo suí] | 討伐綏靖。 唐 韓云卿 《平蠻頌》:“爰命 隴西 ,授節(jié)討綏,訓我?guī)熗剑缧苋缌`。” |
時綏 | [shí suí] | 四時安好。舊時書信末端的祝頌語。 |
降綏 | [jiàng suí] | 降伏安撫。 |
德綏 | [dé suí] | 謂以恩德安撫。 |
綏安 | [suí ān] | 安定。 |
狐綏 | [hú suí] | 《詩·衛(wèi)風·有狐》:“有狐綏綏,在彼 淇 梁。”朱熹 集傳:“狐者,妖媚之獸。綏綏,獨行求匹之貌。”后因以“狐綏”喻婦女淫亂。 |
安綏 | [ān suí] | 安撫。 |
綏御 | [suí yù] | 1.亦作“綏御”。安定抵御。 |
綏聚 | [suí jù] | 安撫集聚。 |
綏視 | [suí shì] | 垂視。 |
綏集 | [suí jí] | 安撫集聚。 |
底綏 | [dǐ suí] | 安定;平定。 |
【綏】的近義詞,【綏】的反義詞
綏的近義詞:查無綏的近義詞
綏的反義詞:查無綏的近義詞
【綏】的相關字
1、與【綏】同音的字
綏同音的字:遀(sui2),隋(sui2),?(sui2),?(sui2),?(sui2),?(sui2),綏(sui2),?(sui2),瓍(sui2),髄(sui2),隨(sui2),隨(sui2)
2、與【綏】同部首的字
綏同部首的字:約,紀,綹,縋,綾,終,紓,紜,緱,給,缐,經
3、與【綏】同筆畫的字
綏同筆畫的字:振,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