赧的注音

              本文為您提供國語詞典中赧字的繁體、注音及國語詞典中的解釋和含義,包括基本解釋及含義,網絡解釋及含義,赧字的組詞及含義解釋,赧字的近義詞及反義詞,赧的同音字,赧的同部首字,赧的同筆畫字等。

              赧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相關內容:赧新華字典赧康熙字典赧中華字典赧國語詞典赧漢語字典

              【赧】的注音

              繁體注音ㄋㄢˇ、 筆畫11

              簡體拼音nǎn 部首

              赧字五行赧字結構左右 赧字五筆FOBC

              統一編碼基本區 U+8D67 倉頡編碼gcsle 鄭碼編碼bnyx

              四角編碼47247 赧字電碼6377 赧字區位8486

              【赧】的國語詞典

              赧:ㄋㄢˇ nǎn

              害羞慚愧而臉紅。

              如:「赧顏」、「羞赧」。

              《孟子·滕文公下》:「觀其色赧赧然,非由之所知也。」

              唐·沈既濟《任氏傳》:「鄭子赧而隱。」

              赧

              【赧】的基本含義

              因羞愧而臉紅:赧然。赧顏。

              【赧】的網絡含義

              拼音:nǎn注音:ㄋㄢˇ部首筆畫部首: 赤 部外筆畫: 4 總筆畫: 11五筆86: fobc 五筆98: fobc倉頡: gcsle四角號碼: 47247鄭碼: bnyxUnicode: CJK 統一漢字 U+8D67字形結構漢字首尾分解: 赤又 漢字部件分解: 赤卩又筆順編號: 12132345254筆順讀寫: 橫豎橫撇豎撇捺折豎折捺基本字義因羞慚而臉紅:~~。~然。~愧。~顏。~然汗下。

              【赧】的組詞及解釋

              組詞拼音解釋
              赧然[nǎn rán]形容難為情的樣子:~一笑。
              羞赧[xiū nǎn]指因害羞而臉紅的樣子。
              赧顏[nǎn yán]因害羞而臉紅:~茍活。~汗下。
              色赧[sè nǎn]臉紅;羞愧。
              愧赧[kuì nǎn]羞愧臉紅。
              赧愧[nǎn kuì]羞慚。
              赧赧[nǎn nǎn]慚愧臉紅的樣子。
              赧面[nǎn miàn]因慚愧而臉紅。
              赧怍[nǎn zuò]羞愧。
              赧紅[nǎn hóng]因害羞而臉色發紅。
              赧怒[nǎn nù]謂羞怒。
              赧容[nǎn róng]猶赧顏。
              赧汗[nǎn hàn]謂因羞慚而流汗。
              赧色[nǎn sè]慚愧的神色。
              赧報[nǎn bào]意為好消息。
              靦赧[miǎn nǎn]羞愧臉紅。
              媿赧[kuì nǎn]因慚愧而面紅耳赤。
              赧赧然[nǎn nǎn rán]慚愧臉紅貌。
              赧然汗下[nǎn rán hàn xià]因慚愧而臉紅。
              赧顏茍活[nǎn yán gǒu huó]形容做了壞事或受到污辱,含羞帶愧,茍且偷生地活著。

              【赧】的近義詞,【赧】的反義詞

              赧的近義詞:查無赧的近義詞

              赧的反義詞:查無赧的近義詞

              【赧】的相關字

              1、與【赧】同音的字

              赧同音的字:蝻(nan3),揇(nan3),?(nan3),?(nan3),煵(nan3),?(nan3),?(nan3),萳(nan3),湳(nan3),?(nan3),嫨(nan3),戁(nan3)

              2、與【赧】同部首的字

              赧同部首的字:赩,?,赤,?,?,赫,赥,?,赬,?,赯,赮

              3、與【赧】同筆畫的字

              赧同筆畫的字:?,

              網友正在查“赧”的相關字典

              版權聲明:本文摘錄自新華字典、康熙字典、漢語字典、網絡等多渠道,如有侵權請聯系站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