逵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相關內容:逵新華字典,逵康熙字典,逵中華字典,逵國語詞典,逵漢語字典。
【逵】的注音
繁體逵 注音ㄎㄨㄟˊ、 筆畫11
簡體逵 拼音kuí 部首辶
逵字五行土 逵字結構左下包圍 逵字五筆FWFP
統一編碼基本區 U+9035 倉頡編碼ygcg 鄭碼編碼bobw
四角編碼34301 逵字電碼6652 逵字區位6951
逵
【逵】的國語詞典
逵:ㄎㄨㄟˊ kuí
名
四通八達的大道。
《爾雅·釋宮》:「九達謂之逵。」
晉·郭璞·注:「四道交出,復有旁通。」
《詩經·周南·兔罝》:「肅肅兔罝,施于中逵。」
漢·毛亨·傳:「逵,九達之道。」
水中可供交通的穴道。
《山海經·中山經》:「(合水)?多?魚,狀如鱖,居逵。」
晉·郭璞·注:「逵,水中之穴道交通者。」
《文選·郭璞·江賦》:「爰有包山洞庭,巴陵地道,潛逵傍通,幽岫窈窕。」
【逵】的基本含義
四通八達的大路。
【逵】的網絡含義
逵是一個漢字,”意為“層累土”、“高平土”。“辵”指行走。“辵”與“坴”聯合起來表示“行走在高而平的土堆上”。逵的本義是行走在人工堆壘而成的土崗上。引申義:從土崗出發往任何方向走。說明:土崗是一個制高點,在其上可以看清方向和路線。
【逵】的組詞及解釋
組詞 | 拼音 | 解釋 |
---|---|---|
平逵 | [píng kuí] | 平坦的道路。《文選·左思<魏都賦>》:“廓三市而開廛,籍平逵而九達。”李周翰 注:“逵,道也。” |
青逵 | [qīng kuí] | 青道。 |
逵舍 | [kuí shè] | 猶客舍。 |
逵師 | [kuí shī] | 指四通八達的道路。 |
長逵 | [cháng kuí] | 大路。 |
逵道 | [kuí dào] | 猶大道。 |
逵陌 | [kuí mò] | 猶道路。 |
逵巷 | [kuí xiàng] | 大街和小巷。 |
逵泉 | [kuí quán] | 春秋 時 魯國 泉名。在今 山東省 曲阜市 東南五里。《左傳·莊公三十二年》:“﹝ 僖叔 ﹞飲之,歸及 逵泉 而卒。”杜預 注:“逵泉,魯 地。”楊伯峻 注:“逵泉,據《清一統志》,在 曲阜縣 東南五里,水中石如伏... |
李逵 | [lǐ kuí] | 《水滸傳》中梁山泊好漢之一,綽號“黑旋風”,具有農民的純樸、粗豪的品質,反抗性很強,對正義事業和朋友很忠誠,但性情急躁。是剛直、勇猛而又魯莽的人物典型,元代以來民間有許多關于他的故事。 |
逵宮 | [kuí gōng] | 古代 曲阜 郊外宮室名。因 逵泉 而得名。 |
逵穴 | [kuí xué] | 水中之穴道交通者。 |
九逵 | [jiǔ kuí] | 1.四通八達的大道。 |
逵途 | [kuí tú] | 猶大道。 |
逵徑 | [kuí jìng] | 猶岔路。 |
逵澤 | [kuí zé] | 指野地。 |
鴻逵 | [hóng kuí] | 《易·漸》:“鴻漸于陸,其羽可用為儀,吉。”朱熹 本義:“胡氏、程氏 皆云陸當作逵,謂云路也。今以韻讀之,良是。”后遂以“鴻逵”稱賢達君子的高超舉止。 |
通逵 | [tōng kuí] | 猶通途。 |
逵路 | [kuí lù] | 四通八達的大道。《左傳·宣公十二年》:“楚子 退師,鄭 人修城,進復圍之,三月克之,入自 皇門,至于逵路。”杜預 注:“涂方九軌曰逵。”《淮南子·說林訓》:“楊子 見逵路而哭之,為其可以南,可以北。”唐 儲光羲《群... |
潛逵 | [qián kuí] | 地下通道。 |
【逵】的近義詞,【逵】的反義詞
逵的近義詞:查無逵的近義詞
逵的反義詞:查無逵的近義詞
【逵】的相關字
1、與【逵】同音的字
逵同音的字:?(kui2),鄈(kui2),?(kui2),夔(kui2),虁(kui2),
2、與【逵】同部首的字
逵同部首的字:?,邐,逶,避,遀,迒,迗,遟,?,遘,迆,遣
3、與【逵】同筆畫的字
逵同筆畫的字:惐,舵,菘,菚,?,?,淸,埲,燜,?,蚵,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