菝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xiàn)通表標(biāo)準(zhǔn)字體 ,相關(guān)內(nèi)容:菝新華字典,菝康熙字典,菝中華字典,菝國語詞典,菝漢語字典。
【菝】的注音
繁體菝 注音ㄅㄚˊ、 筆畫11
簡體菝 拼音bá 部首艸
菝字五行木 菝字結(jié)構(gòu)上下 菝字五筆ARDC
統(tǒng)一編碼基本區(qū) U+83DD 倉頡編碼tqie 鄭碼編碼edxs
四角編碼44547 菝字電碼無 菝字區(qū)位6135
菝
【菝】的國語詞典
菝:ㄅㄚˊ bá
名
菝葀:古代一種象征祥瑞的草。
《廣韻·入聲·末韻》:「菝:菝葀,瑞草。」
菝葜:植物名。百合科,落葉攀緣灌木。地下莖呈塊根狀,質(zhì)堅硬。莖有刺,根、莖均可入藥。
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卷一五·草部·菝葜》:「此草莖蔓強(qiáng)堅短小,故名菝葜。而江浙人謂之菝葜根,亦曰金剛根,楚人謂之鐵菱角,皆狀其堅有尖刺也。」
【菝】的基本含義
〔菝葜〕俗稱金剛刺。落葉攀緣狀灌木。莖有刺和卷須,葉子多為橢圓形,花黃綠色,漿果球形。根狀莖可供藥用。葜(qiā)。
【菝】的網(wǎng)絡(luò)含義
菝是中國的漢字,[China root greenbrier] 一種藤本植物,俗稱金剛刺、金剛藤
【菝】的組詞及解釋
組詞 | 拼音 | 解釋 |
---|---|---|
菝葜 | [bá qiā] | 俗稱金剛刺。落葉攀緣狀灌木。莖有刺和卷須,葉子多為橢圓形,花黃綠色,漿果球形。根狀莖可供藥用。葜(qiā)。 |
白菝葜 | [bái bá qiā] | 萆薢的別名。見 明 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七·萆薢》。 |
【菝】的近義詞,【菝】的反義詞
菝的近義詞:查無菝的近義詞
菝的反義詞:查無菝的近義詞
【菝】的相關(guān)字
1、與【菝】同音的字
菝同音的字:叐(ba2),鼥(ba2),犮(ba2),颰(ba2),茇(ba2),?(ba2),?(ba2),妭(ba2),?(ba2),拔(ba2),?(ba2),抜(ba2)
2、與【菝】同部首的字
菝同部首的字:?,?,?,?,?,茺,蓰,萎,?,葜,艼,薞
3、與【菝】同筆畫的字
菝同筆畫的字:帺,?,渆,梇,淚,琁,悷,硊,績,殑,?,?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