菑的注音

              本文為您提供國語詞典中菑字的繁體、注音及國語詞典中的解釋和含義,包括基本解釋及含義,網(wǎng)絡(luò)解釋及含義,菑字的組詞及含義解釋,菑字的近義詞及反義詞,菑的同音字,菑的同部首字,菑的同筆畫字等。

              菑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xiàn)通表標(biāo)準(zhǔn)字體 ,相關(guān)內(nèi)容:菑新華字典菑康熙字典菑中華字典菑國語詞典菑漢語字典

              【菑】的注音

              繁體注音ㄗ、ㄗˋ、ㄗㄞ、 筆畫11

              簡體拼音zī、zì、zāi 部首

              菑字五行菑字結(jié)構(gòu)上下 菑字五筆AVLF

              統(tǒng)一編碼基本區(qū) U+83D1 倉頡編碼tvvw 鄭碼編碼ezki

              四角編碼44603 菑字電碼5469 菑字區(qū)位

              【菑】的國語詞典

              菑:ㄗ zī

              初開墾一年的田地。

              《爾雅·釋地》:「田一歲曰菑。」

              《淮南子·泰族》:「后稷墾草發(fā)菑,糞土樹谷,使五種各得其宜。」

              泛指田。

              唐·王維〈積雨輞川莊作〉詩:「積雨空林煙火遲,蒸藜炊黍餉東菑。」

              姓。如漢代有菑壯。

              割草開墾。

              《書經(jīng)·大誥》:「厥父菑,厥子乃弗肯播,矧肯獲。」

              菑:ㄗㄞ zāi

              災(zāi)禍、禍害。

              《詩經(jīng)·大雅·生民》:「大拆不副,無菑無害。」

              《史記·卷三九·晉世家》:「天菑流行,國家代有,救菑恤鄰,國之道也。」

              通「災(zāi)」。

              菑

              【菑】的基本含義

              讀音:[ zī ]釋義

              1.初耕的田地。

              2.開荒:“厥父菑,厥子乃弗肯播。”

              3.姓。

              讀音:[ zì ]釋義

              1.插入:樹立:“察其菑蚤不齵,則輪雖敝不匡。”

              2.枯死而未倒的樹:“周公之狀,身如斷菑。”

              3.車輻插入轂中的部分。

              4.矮墻。

              5.剖析。

              讀音:[ zāi ]釋義

              古同“災(zāi)”:“不逢天菑,不遇人害。”

              【菑】的網(wǎng)絡(luò)含義

              基本信息菑拼音:zīzìzāi 注音:ㄗㄗˋㄗㄞ簡體部首:艸,部外筆畫:8,總筆畫:11繁體部首:艸,部外筆畫:8,總筆畫:14五筆86&98:AVLF 倉頡:TVVW 鄭碼:EZKI筆順編號:12255525121 四角號碼:44603 UniCode:CJK 統(tǒng)一漢字 U+83D1

              【菑】的組詞及解釋

              組詞拼音解釋
              菑畬[zī shē]1.耕耘。《易·無妄》:“不耕穫,不菑畬,則利有攸往。”宋 陸游《新年書感》詩:“朋舊何勞記車笠,子孫幸不廢菑畬。”沉礪《晚步野次》詩:“菑畬事業(yè)歸《無逸》,稼穡艱難動繫思。”
              菑栗[zī lì]用鋸剖開。
              菑沴[zī lì]猶災(zāi)害。
              菑畬[zī shē]1.耕耘。
              禍菑[huò zī]同“禍災(zāi)”。《史記·歷書》:“禍菑薦至。”
              害菑[hài zī]亦作“害災(zāi)”。猶災(zāi)害。
              厄菑[è zī]災(zāi)難。
              石菑[shí zī]堵塞決口立楗時所用的臿石。
              畬菑[shē zī]耕耘。
              畬菑[shē zī]耕耘。
              水菑[shuǐ zī]見“水災(zāi)”。
              菑民[zī mín]災(zāi)民,難民。
              菑畝[zī mǔ]初耕的田地。《詩·小雅·采芑》:“薄言采芑,于彼新田,于此菑畝。”晉 左思《魏都賦》:“腜腜坰野,奕奕菑畝。”郭沫若《中國古代社會研究》第二篇第二章第三節(jié):“這兒已經(jīng)有去年開辟的菑畝,前年開辟的新田,可見是三年前來...
              蝝菑[yuán zī]見“蝝災(zāi)”。
              危菑[wēi zī]危險與災(zāi)禍。語本《孟子·離婁上》:“不仁者可與言哉?安其危而利其菑,樂其所以亡者。”《明史·孫磐傳》:“能知自愧,即屬名流;樂其危菑,乃為猥品。”
              敷菑[fū zī]耕種。敷,布,指播種。
              菑害[zī hài]亦作“葘害”。災(zāi)害。
              菑翳[zī yì]1.枯死。語本《詩·大雅·皇矣》:“作之屏之,其菑其翳。”清戴名世《種樹說》:“其恐有菑翳或不實者,則多種二三十株以預(yù)備之而補其數(shù)。”
              斷菑[duàn zī]見“斷葘”。
              救菑[jiù zī]見“救災(zāi)”。

              【菑】的近義詞,【菑】的反義詞

              菑的近義詞:查無菑的近義詞

              菑的反義詞:查無菑的近義詞

              【菑】的相關(guān)字

              1、與【菑】同音的字

              菑?fù)舻淖郑呼?zi1),畠(zi1),纃(zi1),鯔(zi1),鍿(zi1),镃(zi1),訾(zi1),齊(zi1),資(zi1),鯔(zi1),栥(zi1),葘(zi1),胔(zi4),茡(zi4),剚(zi4),牸(zi4),倳(zi4),自(zi4),?(zi4),漬(zi4),眥(zi4),秄(zi4),恣(zi4),洓(zi4),烖(zai1),哉(zai1),畠(zai1),栽(zai1),甾(zai1),災(zāi)(zai1),溨(zai1),睵(zai1),渽(zai1),?(zai1),災(zāi)(zai1),賳(zai1)

              2、與【菑】同部首的字

              菑?fù)渴椎淖郑?,芤,?,苩,藄,荝,?,薗,蔪,芶,荲,蘠

              3、與【菑】同筆畫的字

              菑?fù)P畫的字:暫無同筆畫字

              網(wǎng)友正在查“菑”的相關(guān)字典

              版權(quán)聲明:本文摘錄自新華字典、康熙字典、漢語字典、網(wǎng)絡(luò)等多渠道,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站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