殍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xiàn)通表標(biāo)準(zhǔn)字體 ,相關(guān)內(nèi)容:殍新華字典,殍康熙字典,殍中華字典,殍國語詞典,殍漢語字典。
【殍】的注音
繁體殍 注音ㄆㄧㄠˇ、 筆畫11
簡(jiǎn)體殍 拼音piǎo 部首歹
殍字五行水 殍字結(jié)構(gòu)左右 殍字五筆GQEB
統(tǒng)一編碼基本區(qū) U+6B8D 倉頡編碼mnbnd 鄭碼編碼arpy
四角編碼12247 殍字電碼2993 殍字區(qū)位7372
殍
【殍】的國語詞典
殍:ㄆㄧㄠˇ piǎo
動(dòng)
餓死于路上。
《玉篇·歹部》:「殍,餓死也。」
《資治通鑒·卷八九·晉紀(jì)十一·愍帝建興四年》:「河?xùn)|平陽大蝗,民流殍者什五六。」
名
餓死的人。
《孟子·盡心下》:「君子用其一緩其二,用其二而民有殍,用其三而父子離。」
漢·桓寬《鹽鐵論·水早》:「孟子曰:『野有餓殍。』」
【殍】的基本含義
見〖餓殍〗。
【殍】的網(wǎng)絡(luò)含義
未檢索到殍字的網(wǎng)絡(luò)釋義。
【殍】的組詞及解釋
組詞 | 拼音 | 解釋 |
---|---|---|
餓殍 | [è piǎo] | 餓死的人。 |
殍餓 | [piǎo è] | 1.饑餓。 |
流殍 | [liú piǎo] | 1.災(zāi)民流亡而餓死。《資治通鑒·后唐明宗天成四年》:“農(nóng)家歲兇則死於流殍,歲豐則傷於穀賤,豐兇皆病者,惟農(nóng)家為然。”宋 蘇軾《答漕使啟》:“承宣帝澤,民忘流殍之災(zāi)。” |
殍殣 | [piǎo jìn] | 1.餓死。唐 張廷珪《請(qǐng)河北遭旱澇州準(zhǔn)式折免表》:“天災(zāi)所降,年穀莫登,在於貧弱,或至殍殣。” |
餒殍 | [něi piǎo] | 餓殍。 |
殍殕 | [piǎo fǒu] | 餓死。《舊五代史·晉書·少帝紀(jì)四》:“時(shí) 河南、河北 大飢,殍殕甚眾。”宋 孫光憲《北夢(mèng)瑣言》卷三:“凡蒞方鎮(zhèn),不理獄訟,在 鳳翔 洎 西川 繫囚畢政,無輕無重,任其殍殕。”宋 宋敏求《春明退朝錄》卷下:“自是 吳... |
冤殍 | [yuān piǎo] | 無辜被囚禁而餓死的人。 |
饑殍 | [jī piǎo] | 1.亦作“飢莩”。極其飢餓。《三國志·蜀志·許靖?jìng)鳌罚骸捌★L(fēng)波,絶糧茹草,飢殍薦臻,死者大半。” |
餓殍遍野 | [è piǎo biàn yě] | 餓死的人到處都 是。形容遇到天災(zāi)人禍的悲慘景象。《孟子·梁惠王上》:“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饑色,野有餓 莩(通“殍”),此率獸而食人也。”餓殍(piǎo):餓死的人。 |
餓殍枕藉 | [è piǎo zhěn jí] | 餓殍:餓死的人;枕藉:交疊而臥。餓死的人縱橫交疊,形容饑荒之年的悲慘景象。 |
路有餓殍 | [lù yǒu è piǎo] | 指路上有餓死的人。比喻天下大亂,民不聊生。 |
餓殍滿地 | [è piǎo mǎn dì] | 形容到處都是餓死的人。 |
餓殍遍地 | [è piǎo biàn dì] | 一個(gè)漢字詞語,比喻在天災(zāi)人禍中到處都是饑民。 |
餓殍載道 | [è piǎo zài dào] | 餓殍:餓死的人;載道:滿路都是。形容到處都是餓死的人。 |
【殍】的近義詞,【殍】的反義詞
殍的近義詞:查無殍的近義詞
殍的反義詞:查無殍的近義詞
【殍】的相關(guān)字
1、與【殍】同音的字
殍同音的字:醥(piao3),縹(piao3),漂(piao3),皫(piao3),莩(piao3),篻(piao3),縹(piao3),?(piao3),顠(piao3),?(piao3),瞟(piao3),?(piao3)
2、與【殍】同部首的字
殍同部首的字:?,?,?,殑,?,?,?,?,殤,殮,殙,?
3、與【殍】同筆畫的字
殍同筆畫的字:掻,啫,堊,翏,菋,猚,鍘,銬,躭,?,?,
評(píng)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