晡的注音

              本文為您提供國語詞典中晡字的繁體、注音及國語詞典中的解釋和含義,包括基本解釋及含義,網絡解釋及含義,晡字的組詞及含義解釋,晡字的近義詞及反義詞,晡的同音字,晡的同部首字,晡的同筆畫字等。

              晡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相關內容:晡新華字典晡康熙字典晡中華字典晡國語詞典晡漢語字典

              【晡】的注音

              繁體注音ㄅㄨ、 筆畫11

              簡體拼音部首

              晡字五行晡字結構左右 晡字五筆JGEY

              統一編碼基本區 U+6661 倉頡編碼aijb 鄭碼編碼kfb

              四角編碼63027 晡字電碼2523 晡字區位7446

              【晡】的國語詞典

              晡:ㄅㄨ bū

              申時。約當午后三時至五時。一般泛指下午或黃昏。

              《廣韻·平聲·模韻》:「晡,申時。」

              漢·馬第伯〈封禪儀記〉:「早食上,晡后到天門。」

              《五代史平話·晉史·卷下》:「高行周跳馬出戰,自午至晡,彼此各有勝敗。」

              通「

              晡

              【晡】的基本含義

              申時,即下午三點鐘到五點鐘的時間。

              【晡】的網絡含義

              “晡”字屬于日字部,是古漢語中代指時間的字,是指下午的三點到五點鐘這個時間段。《西游記》申時晡而日落酉

              【晡】的組詞及解釋

              組詞拼音解釋
              晏晡[yàn bū]傍晚;黃昏。
              上晡[shàng bū]指下午三時。
              曉晡[xiǎo bū]猶朝夕。唐 杜甫《大歷三年春白帝城放船四十韻》:“絶島容煙霧,環洲納曉晡。”仇兆鰲 注:“曉晡,猶言朝夕。《淮南子》:‘日至於 悲谷,是為晡時。’《杜臆》:‘納曉晡,即所謂日月出入其中。’”
              晡鼓[bū gǔ]晡時擊鼓。指晡時。
              晚晡[wǎn bū]指黃昏的景色。晡,黃昏時候。
              晡時[bū shí]是十二時之一,即申時,又名日餔、夕食等(即下午3時正至下午5時正)。
              下晡[xià bū]申后五刻,即下午五時三刻。
              日晡[rì bū]同“日餔”。漢 應劭《風俗通·怪神·世間多有精物妖怪百端》:“日晡時到亭,勑前導入。”宋 周密《齊東野語·王宣子討賊》:“乘日晡放飯少休時,遣亡命卒三十人持短兵以前。”《明史·丁汝夔傳》:“癸未,羣臣昧爽入。至日晡...
              三晡[sān bū]晡為申時,一般分上晡、中晡、下晡,故又稱三晡。
              中晡[zhōng bū]古代地支記時法中的正申時。相當于下午四點鐘。
              昳晡[dié bū]傍晚。
              朝晡鼓[cháo bū gǔ]稱設于府寺的鼓。
              晡旃尼[bū zhān ní]意為抹布。

              【晡】的近義詞,【晡】的反義詞

              晡的近義詞:查無晡的近義詞

              晡的反義詞:查無晡的近義詞

              【晡】的相關字

              1、與【晡】同音的字

              晡同音的字:鯆(bu1),鈽(bu1),峬(bu1),誧(bu1),庯(bu1),錻(bu1),鵏(bu1),鈽(bu1),逋(bu1),餔(bu1)

              2、與【晡】同部首的字

              晡同部首的字:暜,昰,易,晃,昽,?,昁,星,時,暳,?,?

              3、與【晡】同筆畫的字

              晡同筆畫的字:著,脟,揵,庿,婒,閼,?,綢,隄,?,

              網友正在查“晡”的相關字典

              版權聲明:本文摘錄自新華字典、康熙字典、漢語字典、網絡等多渠道,如有侵權請聯系站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