畤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xiàn)通表標(biāo)準(zhǔn)字體 ,相關(guān)內(nèi)容:畤新華字典,畤康熙字典,畤中華字典,畤國語詞典,畤漢語字典。
【畤】的注音
繁體畤 注音ㄓˋ、ㄔㄡˊ、ㄕˋ、 筆畫11
簡體畤 拼音zhì、chóu、shì 部首田
畤字五行無 畤字結(jié)構(gòu)左右 畤字五筆LFFY
統(tǒng)一編碼基本區(qū) U+7564 倉頡編碼wgdi 鄭碼編碼kibd
四角編碼64041 畤字電碼3969 畤字區(qū)位無
【畤】的國語詞典
畤:ㄓˋ zhì
名
古代祭祀天地、五帝的祭壇。
《史記·卷五·秦本紀(jì)》:「祠上帝西畤。」
唐·崔顥〈行經(jīng)華陰〉詩:「河山北枕秦關(guān)險(xiǎn),驛樹西連漢畤平。」
【畤】的基本含義
1.古代祭祀天地五帝的固定處所。
2.水中的小塊陸地:“歸雁映蘭畤。”
3.田際;田界。
4.土高出的地方。
5.古通“庤”,儲(chǔ)備。
6.古通“沚”,小渚。
古同“疇”,地名。
古同“蒔”,移栽;分種。
【畤】的網(wǎng)絡(luò)含義
未檢索到畤字的網(wǎng)絡(luò)釋義。
【畤】的組詞及解釋
組詞 | 拼音 | 解釋 |
---|---|---|
雍畤 | [yōng zhì] | 古代祭五方天帝的祭壇。《后漢書·馮衍傳下》:“陟 雍 畤而消搖兮,超 略陽 而不反。”李賢 注:“雍,縣名,屬 右扶風(fēng),故城在今 岐州 雍縣 南。畤者止也,神靈之所止也。”唐 唐彥謙《岐王宅》詩:“云低 雍 畤祈年... |
泰畤 | [tài zhì] | 古代天子祭天神之處。 |
五畤 | [wǔ zhì] | 又稱 五畤原,在今 陜西 鳳翔縣 南。秦 漢 時(shí)祭祀天帝的處所。《史記·孝武本紀(jì)》:“上初至 雍,郊見五畤。”張守節(jié) 正義:“先是 文公 作 鄜畤,祭 白帝;秦宣公 作 密畤,祭 青帝;秦靈公 作 吳陽上畤、下畤、... |
畤畦 | [zhì qí] | 畦畤。泛指古代帝王祭祀的場所。 |
逆畤 | [nì zhì] | 古邑名。 |
畦畤 | [qí zhì] | 古時(shí)帝王祭祀 白帝 的處所。 |
壇畤 | [tán zhì] | 古代設(shè)壇供祭祀的地方。 |
秦畤 | [qín zhì] | 秦 代祭天地五帝的處所。清 吳偉業(yè)《海市》詩之三:“秦 畤長松移絶島,梁園 修竹隱 滄洲。”靳榮藩 注:“《史記·封禪書》:秦襄公 作 西畤,文公 作 鄜畤,宣公 作 密畤,靈公 作 吳陽 上畤,祭 黃帝,作 下畤... |
靈畤 | [líng zhì] | 即畤。古代祭祀天地五帝之處。 |
郊畤 | [jiāo zhì] | 古代祭天地神靈之處。 |
玄畤 | [xuán zhì] | 古代郊祀北方帝的地方。 |
漢畤 | [hàn zhì] | 漢 時(shí)帝王祭天地五帝的地方。 |
密畤 | [mì zhì] | 古代帝王祭祀青帝的地方。《史記·封禪書》:“其后四年,秦宣公 作密畤於 渭 南,祭 青帝。” |
西畤 | [xī zhì] | 古代帝王祭祀 白帝神 的地方。 |
桀畤 | [jié zhì] | 高而突出的祭址。 |
好畤田 | [hǎo zhì tián] | 《漢書·陸賈傳》:“孝惠 時(shí),呂太后 用事,欲王諸 呂,畏大臣及有口者。 |
好畤侯 | [hǎo zhì hòu] | 紙的戲稱。 |
【畤】的近義詞,【畤】的反義詞
畤的近義詞:查無畤的近義詞
畤的反義詞:查無畤的近義詞
【畤】的相關(guān)字
1、與【畤】同音的字
畤同音的字:?(zhi4),懥(zhi4),秷(zhi4),?(zhi4),躓(zhi4),摯(zhi4),?(zhi4),袟(zhi4),梽(zhi4),?(zhi4),?(zhi4),穉(zhi4),稠(chou2),仇(chou2),讎(chou2),?(chou2),盩(chou2),儔(chou2),嚋(chou2),皗(chou2),?(chou2),?(chou2),?(chou2),懤(chou2),釋(shi4),誓(shi4),楴(shi4),戺(shi4),恃(shi4),卋(shi4),烒(shi4),貰(shi4),煶(shi4),謚(shi4),?(shi4),?(shi4)
2、與【畤】同部首的字
畤同部首的字:畗,畻,畞,疊,疅,畭,畦,畒,?,畘,?,畿
3、與【畤】同筆畫的字
畤同筆畫的字:?,堂,猉,桺,閉,掟,涺,訨,涪,?,?,啝
評(píng)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