蹌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相關內容:蹌新華字典,蹌康熙字典,蹌中華字典,蹌國語詞典,蹌漢語字典。
【蹌】的注音
繁體蹌 注音ㄑㄧㄤ、ㄑㄧㄤˋ、 筆畫11
簡體蹌 拼音qiàng、qiāng 部首足
蹌字五行金 蹌字結構左右 蹌字五筆KHWB
統一編碼基本區 U+8DC4 倉頡編碼rmosu 鄭碼編碼jioy
四角編碼68112 蹌字電碼6461 蹌字區位8536
【蹌】的國語詞典
1. 蹌 [qiāng]
蹌 [qiāng]〈形〉
(形聲。從足,倉聲。本義:行走有節奏的樣子)
同本義
蹌,動也。——《說文》
巧趨蹌兮,射則臧兮。——《詩·齊風·猗嗟》
蹌捍凌越。——傅毅《舞賦》。注:“馬走疾之貌。”
蹌蹌
蹌蹌,動也。——《爾雅》
濟濟蹌蹌。——《詩·小雅·楚茨》
蹌蹌濟濟。——《詩·大雅·公劉》。箋:“士大夫之威儀也。”
朝庭之美,濟濟蹌蹌。——《荀子·大略》。注:“有行列貌。”
鳥獸蹌蹌。——《虞書》
笙鏞以間,鳥獸蹌蹌。——《書·益稷》
鳳鳥蹌蹌,匪堯之庭。——《法言·問明》
天子穆穆,諸侯皇皇,大夫濟濟,士蹌蹌。——《禮記·曲禮》
另見 qiàng
蹌、蹡 qiàng
〈動〉
走。也作“蹡”
蹡,走也。或從倉。——《集韻》
急趨 。
如:蹌捍(疾馳的樣子)
另見 qiāng
【蹌】的基本含義
〔踉(liàng)蹌〕走路不穩:他蹌了一下,險些跌倒。。
1.〔蹌蹌〕形容行走合乎禮節。
2.(蹌)
【蹌】的網絡含義
蹌是漢語詞語。
【蹌】的組詞及解釋
組詞 | 拼音 | 解釋 |
---|---|---|
踉蹌 | [liàng qiàng] | 走路不穩:他~了一下,險些跌倒。 |
蹌蹌 | [qiàng qiàng] | 1.形容走路有節奏的樣子。 |
蹌揚 | [qiàng yáng] | 舞動貌。 |
蹴蹌 | [cù qiàng] | 跳騰貌。 |
鳳蹌 | [fèng qiàng] | 漢 揚雄《法言·問明》:“鳳鳥蹌蹌。”后用“鳳蹌”形容舞步富有節奏感。 |
蹌地 | [qiàng dì] | 以頭撞地。 |
蹌捍 | [qiàng hàn] | 疾馳貌。 |
浪蹌 | [làng qiàng] | 踉蹌。走路不穩,跌跌撞撞。 |
蹌踉 | [qiàng liàng] | 踉蹌。也作踉。 |
蹌跭 | [qiàng xiáng] | 欲行又止,猶豫不進貌。 |
踿蹌 | [cù qiàng] | 緊隨著舞動的樣子。 |
鸞蹌 | [luán qiàng] | 形容行走有節奏有威儀。 |
蹌躋 | [qiàng jī] | 見“蹌濟”。 |
跟蹌 | [gēn qiàng] | 走路歪歪斜斜,走不穩的樣子。 |
蹌逾 | [qiàng yú] | 1.猶飛越。 |
抹蹌 | [mǒ qiàng] | 宋 代謂百戲藝人以色粉涂面。宋 孟元老《東京夢華錄·駕登寶津樓諸軍呈百戲》:“有一擊小銅鑼,引百餘人,或巾裹,或雙髻,各著雜色半臂,圍肚看帶,以黃白粉涂其面,謂之‘抹蹌’。”《文物》1959年第10期:“其傅粉墨,... |
趨蹌 | [qū qiàng] | 1.形容步趨中節。古時朝拜晉謁須依一定的節奏和規則行步。亦指朝拜,進謁。 |
濟蹌 | [jì qiàng] | 儀容敬慎貌。濟,通“齊”。語出《詩·小雅·楚茨》:“濟濟蹌蹌,絜爾牛羊。”清 王韜《淞濱瑣話·田荔裳》:“賓客濟蹌,冠裳畢集。向時納女,遠不能及。” |
蹌跪 | [qiàng guì] | 趨蹌跪拜。 |
踉踉蹌蹌 | [liàng liàng qiàng qiàng] | 踉蹌:走路不穩。走路歪歪斜斜的樣子。 |
【蹌】的近義詞,【蹌】的反義詞
蹌的近義詞:查無蹌的近義詞
蹌的反義詞:查無蹌的近義詞
【蹌】的相關字
1、與【蹌】同音的字
蹌同音的字:啌(qiang1),戧(qiang1),羗(qiang1),謒(qiang1),摤(qiang1),瑲(qiang1),鏘(qiang1),鏘(qiang1),搶(qiang1),戕(qiang1),玱(qiang1),嗴(qiang1),嗆(qiang4),摪(qiang4),熗(qiang4),戧(qiang4),戧(qiang4),羻(qiang4),唴(qiang4),熗(qiang4),?(qiang4),嗆(qiang4)
2、與【蹌】同部首的字
蹌同部首的字:踑,踅,躆,距,?,趼,蹣,蹸,?,蹽,躚,?
3、與【蹌】同筆畫的字
蹌同筆畫的字:?,啤,翋,?,?,梭,眴,偡,脘,捵,軀,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