瀆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相關內容:瀆新華字典,瀆康熙字典,瀆中華字典,瀆國語詞典,瀆漢語字典。
【瀆】的注音
繁體瀆 注音ㄉㄨˊ、ㄉㄡˋ、 筆畫11
簡體瀆 拼音dú、dòu 部首氵
瀆字五行水 瀆字結構左右 瀆字五筆IFND
統一編碼基本區 U+6E0E 倉頡編碼ejnk 鄭碼編碼vetg
四角編碼34184 瀆字電碼3460 瀆字區位6834
【瀆】的國語詞典
1. 瀆 [dòu]2. 瀆 [dú]
瀆 [dòu]〈名〉
通“竇”。 本義: 洞; 穴
[鄭伯有] 晨, 自 墓門之瀆入。——《左傳》。 杜預注:“ 墓門, 鄭城門。”
另見 dú
瀆 [dú]〈名〉
(形聲。從水,賣聲。本義:水溝,水渠)
同本義。又特指邑中的溝
瀆,溝也。一曰邑中溝。——《說文》
坎為溝瀆。——《易·讀卦》
開其瀆。——《荀子·脩身》
彼尋常之ň瀆兮。——《史記·屈原賈生列傳》。索隱:“小渠也。”
掌溝瀆澮池之禁。——《周禮·雍氏》
有決瀆于殷周之世者,必為 湯武笑矣。——《韓非子·五蠹》
又如:瀆田(開溝渠而溉田)
大川
江淮河濟為四瀆。——《爾雅》
再三瀆。——《易·蒙》
又如:四瀆(長江、黃河、淮水、濟水)
瀆、凟 dú
〈動〉
輕慢;不敬
瀆貨無厭。——《左傳·昭公十三年》
不亦瀆姓矣乎。——《國語·周語》
又如:瀆奏(臣子向皇帝啟奏時用的謙辭);瀆宸聰(謙辭。意為冒犯皇帝。宸:王位、帝王的代稱);瀆控(輕率提出控訴);瀆慢,瀆褻(輕慢,褻瀆);瀆聒(輕慢多話)
“瀆”又假借為“黷”。貪污 。
如:瀆貨(貪污財物)
〈形〉
煩瑣 。
如:瀆請(一再懇請)
另見 dòu
【瀆】的基本含義
1.水溝,小渠,亦泛指河川:溝瀆。四瀆(古代對中國“長江”、“黃河”、“淮河”、“濟水”的合稱)。
2.輕慢,對人不恭敬:褻瀆。瀆職。煩瀆。
古同“竇”,洞。
【瀆】的網絡含義
瀆,有”輕慢,對人不恭敬“之意。
【瀆】的組詞及解釋
組詞 | 拼音 | 解釋 |
---|---|---|
瀆職 | [dú zhí] | 不盡職,在執行任務時犯嚴重過失:~罪。~行為。因~而受到處分。 |
冒瀆 | [mào dú] | 冒犯褻瀆:~神靈。 |
溝瀆 | [gōu dú] | 溝渠。 |
褻瀆 | [xiè dú] | 輕慢;不尊敬。瀆(dú)。 |
岳瀆 | [yuè dú] | 亦作“岳瀆”。五岳和四瀆的并稱。 |
輕瀆 | [qīng dú] | 亦作“輕黷”。輕慢褻瀆。 |
泄瀆 | [xiè dú] | 輕慢,褻瀆。泄,通“媟”。 |
惛瀆 | [hūn dú] | 惑亂褻瀆。 |
貫瀆 | [guàn dú] | 謂慣于褻瀆鬼神。貫,通“慣”。《左傳·昭公二十六年》:“貫瀆鬼神,慢棄刑法。”杜預 注:“貫,習也。瀆,易也。”楊伯峻 注:“楊樹達 先生《讀左傳》云:‘瀆當為嬻,《説文》:嬻,媟嬻也。’意為習慣于侮慢鬼神。” |
瀆武 | [dú wǔ] | 黷武,濫用武力。 |
通瀆 | [tōng dú] | 猶四瀆。泛指河流。 |
狂瀆 | [kuáng dú] | 謂無休止地煩瀆。明 沉德符《野獲編·列朝二·世室》:“上怒甚,謫為 湖廣 永州 衛經歷。蓋嘵嘵狂瀆者凡八年而始逐,天下快之。” |
開瀆 | [kāi dú] | 開通水道;開鑿河渠。 |
輶瀆 | [yóu dú] | 輕慢褻瀆。 |
瀆汙 | [dú wū] | 污穢。北魏 關朗《關氏易傳·闔辟》:“接物者言之而已,非同之也,故洗濯物心,無所瀆污,謂之洗心。” |
淮瀆 | [huái dú] | 指 淮河。 |
瀆犯 | [dú fàn] | 輕慢;冒犯。 |
宂瀆 | [rǒng dú] | 亦作“冗瀆”。煩擾不敬。 |
不瀆 | [bù dú] | 不傲慢。 |
罔瀆 | [wǎng dú] | 欺枉輕慢。《明史·韃靼傳》:“明年夏,萬達 復言:‘敵自冬涉春屢求貢,詞恭,似宜許。’不聽,責 萬達 罔瀆。” |
【瀆】的近義詞,【瀆】的反義詞
瀆的近義詞:查無瀆的近義詞
瀆的反義詞:查無瀆的近義詞
【瀆】的相關字
1、與【瀆】同音的字
瀆同音的字:韣(du2),犢(du2),?(du2),瓄(du2),犢(du2),読(du2),錖(du2),嬻(du2),讟(du2),凟(du2),贕(du2),騳(du2),讀(dou4),斣(dou4),竇(dou4),浢(dou4),瀆(dou4),毭(dou4),狵(dou4),?(dou4),脰(dou4),鬪(dou4),逗(dou4),鋀(dou4)
2、與【瀆】同部首的字
瀆同部首的字:深,汸,澢,溱,渏,湒,澐,?,漢,?,濾,澚
3、與【瀆】同筆畫的字
瀆同筆畫的字:脫,袻,?,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