淖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xiàn)通表標準字體 ,相關(guān)內(nèi)容:淖新華字典,淖康熙字典,淖中華字典,淖國語詞典,淖漢語字典。
【淖】的注音
繁體淖 注音ㄋㄠˋ、ㄔㄨㄛˋ、ㄓㄨㄛ、 筆畫11
簡體淖 拼音nào、chuò、zhuō 部首氵
淖字五行水 淖字結(jié)構(gòu)左右 淖字五筆IHJH
統(tǒng)一編碼基本區(qū) U+6DD6 倉頡編碼eyaj 鄭碼編碼vike
四角編碼31146 淖字電碼3220 淖字區(qū)位3655
淖
【淖】的國語詞典
淖:ㄋㄠˋ nào
名
爛泥。
如:「泥淖」。
《左傳·成公十六年》:「欒、范以其族夾公行,陷于淖。」
《聊齋志異·卷一·王成》:「見往來行人,踐淖沒脛,心畏苦之。」
形
濕潤。
《管子·地員》:「五粟之狀,淖而不肕。」
【淖】的基本含義
1.爛泥,泥沼:泥淖。污淖。淖濘(泥濘)。
2.〔淖爾〕蒙語,湖泊:“羅布淖爾”(即“羅布泊”,在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
3.柔和。
古同“綽”,綽約。
姓。
【淖】的網(wǎng)絡(luò)含義
淖,讀音nào ,意為爛泥,泥沼;蒙古語“淖爾”意為“湖泊”;柔和。另有詞性變化。用做動詞時的意思是濕潤。常見詞組有泥~,污~等。
【淖】的組詞及解釋
組詞 | 拼音 | 解釋 |
---|---|---|
淖爾 | [nào ěr] | 湖泊(多用于地名):羅布~(羅布泊,在新疆)。達里~(達里泊,在內(nèi)蒙古)。也譯作諾爾。[蒙] |
泥淖 | [ní nào] | 爛泥;泥坑。也用于比喻。 |
潦淖 | [liáo nào] | 淤泥,泥漿。 |
淖汙 | [nào wū] | 泥水混濁。明 歸有光《與沉敬甫書》:“雨不休,句曲山 谿淖污可念。” |
淖溺 | [nào nì] | 1.消融。 |
汙淖 | [wū nào] | 泥淖。宋 曾鞏《瀛州興造記》:“又以其餘力為南北甬道若干里,人去污淖,即于夷涂。” |
霖淖 | [lín nào] | 雨濕泥爛。 |
積淖 | [jī nào] | 深泥潭。 |
淖沙 | [nào shā] | 表面板結(jié)下面虛軟易陷的沙地。又稱流沙、活沙、范河。 |
三淖 | [sān nào] | 傳說中川澤名。 |
瀸淖 | [jiān nào] | 浸漬。 |
淖濘 | [nào nìng] | 泥濘。 |
澤淖 | [zé nào] | 泥潭。 |
淖澤 | [nào zé] | 濕潤。 |
濆淖 | [pēn nào] | 漩渦。 |
漬淖 | [zì nào] | 1.陷于爛泥。 |
浮淖 | [fú nào] | 猶泥濘。 |
普淖 | [pǔ nào] | 指黍稷。 |
淖污 | [nào wū] | 泥水混濁。 |
淖約 | [nào yuē] | 1.姿態(tài)柔美貌。淖,通“綽”。 |
【淖】的近義詞,【淖】的反義詞
淖的近義詞:查無淖的近義詞
淖的反義詞:查無淖的近義詞
【淖】的相關(guān)字
1、與【淖】同音的字
淖同音的字:臑(nao4),閙(nao4),
2、與【淖】同部首的字
淖同部首的字:満,淊,浝,?,濘,漴,湵,灆,汻,潤,?,瀺
3、與【淖】同筆畫的字
淖同筆畫的字:桿,朚,瓺,蛆,蕭,猖,?,斍,屚,唳,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