淀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xiàn)通表標(biāo)準(zhǔn)字體 ,相關(guān)內(nèi)容:淀新華字典,淀康熙字典,淀中華字典,淀國語詞典,淀漢語字典。
【淀】的注音
繁體澱 注音ㄉㄧㄢˋ、 筆畫11
簡體淀 拼音diàn 部首氵
淀字五行水 淀字結(jié)構(gòu)左右 淀字五筆IPGH
統(tǒng)一編碼基本區(qū) U+6DC0 倉頡編碼ejmo 鄭碼編碼vwd
四角編碼33181 淀字電碼3244 淀字區(qū)位2177
【淀】的國語詞典
〈名〉
(形聲。從水,定聲。本義:淺水湖泊)同本義 。多用于地名。
如:白洋淀、荷花淀
〈名〉
(形聲。從水,殿聲。本義:沉淀下來的泥滓)
同本義
淀謂之滓。——《廣雅》
又如:淀塞(淤塞)
藍(lán)靛。一種藍(lán)色染料
身色皆藍(lán)淀,情田盡虎狼。——《敦煌變文集》
〈動〉
淤積
汴渠有二十年不浚,歲歲堙淀。—— 沈括《夢溪筆談》
沉淀
豆腐,以黃豆為之。造法:水浸磨漿,濾去滓,煎成,淀以鹽鹵汁,就釜收之。——徐珂《清稗類鈔》
【淀】的基本含義
1.較淺的湖泊。多用于湖名、地名,如白洋淀(湖名,在河北)、茶淀(地名,在天津)。
2.液體里沉下的渣 滓或粉末:沉淀。
【淀】的網(wǎng)絡(luò)含義
【釋義】①淺的湖泊,多用于地名:茶淀、白洋淀。②液體中沒有溶解的物質(zhì)下沉到底層:淀粉、沉淀
【淀】的組詞及解釋
組詞 | 拼音 | 解釋 |
---|---|---|
沉淀 | [chén diàn] | 1.溶液中難溶解的固體物質(zhì)從溶液中析出。 |
淀粉 | [diàn fěn] | 以葡萄糖為單 位構(gòu)成的多糖,分子式(C6H12O5)n。經(jīng)淀粉酶水解形成麥芽糖,用酸或酶水解形成葡萄糖等。遇碘 呈藍(lán)色。是糧食作物的種子或塊根的主要成分,米、面中淀粉含量達(dá)60%—80%。 |
淤淀 | [yū diàn] | 淤塞積淀。 |
滯淀 | [zhì diàn] | 沉淀,積淀。 |
陂淀 | [bēi diàn] | 池塘湖泊。 |
凝淀 | [níng diàn] | 凝結(jié)下沉。 |
水淀 | [shuǐ diàn] | 淺水湖。 |
酒淀 | [jiǔ diàn] | 酒滓。 |
淀園 | [diàn yuán] | 即 圓明園。 |
沈淀 | [shěn diàn] | 1.亦作“沉淀”。溶液中難溶解的物質(zhì)沉到溶液底層。 |
堙淀 | [yīn diàn] | 猶淤塞。宋 沉括《夢溪筆談·雜志二》:“久之,治溝洫之工漸弛,邑官徒帶空名,而 汴渠 有二十年不浚,歲歲堙淀。” |
淺淀 | [qiǎn diàn] | 謂水淺淤塞。 |
藍(lán)淀 | [lán diàn] | 1.見“藍(lán)淀”。 |
淀塞 | [diàn sāi] | 1.壅塞。 |
白洋淀 | [bái yáng diàn] | 河北省中部淡水湖。由白洋淀等一百四十多個大小淀泊組成的淡水湖群的總稱。總面積366平方千米。在海河五大支流之一大清河南支中游,對大清河洪水有滯緩作用。盛產(chǎn)水產(chǎn)品和蘆葦。 |
厥淀粉 | [jué diàn fěn] | “蕨淀粉”的樣子看上去就是黑色的粉絲,它是從野生的蕨菜根里提煉出來的淀粉類做成的粉絲食品。 |
碧淀子 | [bì diàn zǐ] | 亦作“碧靛子”。一種似玉的美石。 |
淀粉粒 | [diàn fěn lì] | 是葡萄糖分子聚合而成的長鏈化合物。它是細(xì)胞中碳水化合物最普遍的儲藏形式。在細(xì)胞中以顆粒狀態(tài)存在。稱為淀粉粒。 |
沉淀物 | [chén diàn wù] | 在化學(xué)上指從溶液中析出固體物質(zhì)的過程;也指在沉淀過程中析出的固體物質(zhì)。 |
沉淀器 | [chén diàn qì] | 也叫澄清器。 |
【淀】的近義詞,【淀】的反義詞
淀的近義詞:查無淀的近義詞
淀的反義詞:查無淀的近義詞
【淀】的相關(guān)字
1、與【淀】同音的字
淀同音的字:惦(dian4),痁(dian4),?(dian4),壂(dian4),電(dian4),痶(dian4),?(dian4),奠(dian4),鈿(dian4),靛(dian4),蜔(dian4),?(dian4)
2、與【淀】同部首的字
淀同部首的字:灑,漩,涓,汾,泮,?,?,潮,灀,況,涶,洊
3、與【淀】同筆畫的字
淀同筆畫的字:啒,梾,梔,悵,瓻,?,啉,淠,紴,啲,旉,娬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