屼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相關內容:屼新華字典,屼康熙字典,屼中華字典,屼國語詞典,屼漢語字典。
【屼】的注音
繁體屼 注音ㄨˋ、 筆畫6
簡體屼 拼音wù 部首山
屼字五行無 屼字結構左右 屼字五筆MGQN
統一編碼基本區 U+5C7C 倉頡編碼umu 鄭碼編碼llgr
四角編碼21712 屼字電碼1475 屼字區位無
屼
【屼】的國語詞典
屼:ㄨˋ wù
形
山光禿的樣子。
《文選·左思·吳都賦》:「爾其山澤,則嵬嶷峣屼。」
唐·元結〈演興·招太靈〉詩:「招太靈兮山之巔,山屹屼兮水淪漣。」
【屼】的基本含義
山禿的樣子。
【屼】的網絡含義
屼 ,wù,出自 左思《吳都賦》,形容山光禿的樣子。示例:嵬嶷峣屼。
【屼】的組詞及解釋
組詞 | 拼音 | 解釋 |
---|---|---|
五屼 | [wǔ wù] | 見“五矹”。 |
屼屼 | [wù wù] | 山聳立貌。元 吳宜甫《內齋》詩:“龜山 屼屼千年在,道脈綿綿一氣春。”明 徐弘祖《徐霞客游記·滇游日記四》:“又四里,過 龍馬山,屼屼北透,橫亙大山之南。” |
崒屼 | [zú wù] | 同“崒兀”。亦作“崪屼”。宋 邵雍《大筆吟》:“鸞鳳翱翔,龍蛇盤屈,春葩暄妍,秋山崪屼。” |
巉屼 | [chán wù] | 峻峭突兀。 |
峍屼 | [lù wù] | 1.亦作“峍兀”。高聳。 |
峣屼 | [yáo wù] | 形容高而險。唐 李白《送王屋山人魏萬還王屋》詩:“赤城 漸微沒,孤嶼前嶢屼。”清 黃景仁《夾石》詩:“承平既有年,空此鎮嶢屼。” |
屼突 | [wù tū] | 突兀。 |
屼嵂 | [wù lǜ] | 聳立貌。 |
屼嵲 | [wù niè] | 1.山高聳貌。 |
屹屼 | [yì wù] | 亦作“屹兀”。峭拔;險峻。 |
屼立 | [wù lì] | 如山峰般穩固挺立。 |
【屼】的近義詞,【屼】的反義詞
屼的近義詞:查無屼的近義詞
屼的反義詞:查無屼的近義詞
【屼】的相關字
1、與【屼】同音的字
屼同音的字:焐(wu4),?(wu4),兀(wu4),鼿(wu4),?(wu4),?(wu4),鶩(wu4),溩(wu4),騖(wu4),?(wu4),?(wu4),嵍(wu4)
2、與【屼】同部首的字
屼同部首的字:崑,?,崛,嵷,崱,?,崄,?,巄,峯,崐,崢
3、與【屼】同筆畫的字
屼同筆畫的字:暫無同筆畫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