揄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相關內容:揄新華字典,揄康熙字典,揄中華字典,揄國語詞典,揄漢語字典。
【揄】的注音
繁體揄 注音ㄩˊ、 筆畫12
簡體揄 拼音yú 部首扌
揄字五行金 揄字結構左右 揄字五筆RWGJ
統一編碼基本區 U+63C4 倉頡編碼qomn 鄭碼編碼doqk
四角編碼58021 揄字電碼2246 揄字區位6277
【揄】的國語詞典
揄:ㄩˊ yú
動
拖曳、牽引。
《說文解字·手部》:「揄,引也。」
《史記·卷一一七·司馬相如傳》:「于是鄭女曼姬,被阿錫,揄纻縞。」
唐·張守節·正義:「揄,曳也。」
《聊齋志異·卷一·嬌娜》:「女乃斂羞容,揄長袖,就榻診視。」
揮動。
《韓非子·內儲說下》:「御者因揄刀而劓美人。」
《淮南子·泛論》:「揄三尺之刃,造桓公之胸。」
引出、提出。
《淮南子·主術》:「使言之而非也,雖在卿相人君,揄策于廟堂之上,未必可用。」
《漢書·卷二二·禮樂志》:「神之揄,臨壇宇。」
唐·顏師古·注:「言神引來降臨之也。」
參見「[[揶揄]]」條。
揄:ㄧㄡˊ yóu
動
清理米臼,取出米臼中的米。
《詩經·大雅·生民》:「或舂或揄,或簸或蹂。」
漢·鄭玄·箋:「揄,抒臼也。」
揄:ㄧㄠˊ yáo
參見「揄狄 」條。
【揄】的基本含義
牽引;提起。
【揄】的網絡含義
〈動〉(形聲。從手,從俞,俞亦聲。“俞”意為“捷徑”、“就便”。“手”和“俞”聯合起來表示“順手抄物。”本義:順手抄物)同本義 [draw forth;brandish]
【揄】的組詞及解釋
組詞 | 拼音 | 解釋 |
---|---|---|
揶揄 | [yé yú] | 耍笑;嘲弄。揄(yú)。 |
揄揚 | [yú yáng] | 1.贊揚:極口~。 |
揄弄 | [yú nòng] | 逗引戲弄。 |
舂揄 | [chōng yú] | 1.指舂米。搗米于臼曰舂,自臼取出曰揄。語出《詩·大雅·生民》:“或舂或揄。”宋曾鞏《舍弟南原刈稻》詩:“晝務誡遺滯,夜工督舂揄。” |
捓揄 | [yé yú] | 耍笑,嘲弄。 |
揄揶 | [yú yé] | 揶揄。 |
邪揄 | [yé yú] | 同椰揄。 |
挑揄 | [tiāo yú] | 攪動。 |
椰揄 | [yē yú] | 見“椰榆”。 |
閃揄 | [shǎn yú] | 奸巧諂媚。 |
攘揄 | [rǎng yú] | 斥責揶揄。 |
耶揄 | [yē yú] | 揶揄。耍笑、嘲弄。 |
揄鋪 | [yú pù] | 毛毯。 |
揄翟 | [yú zhái] | 見“揄狄”。 |
揄狄 | [yú dí] | 1.亦作“揄翟”。采畫雉形為飾之服。古代王后從王祭先公之服。 |
揄絞 | [yú jiǎo] | 畫雉形為飾的絞繒。古代葬禮上用的幡。 |
揄揶有鬼 | [yú yé yǒu guǐ] | 《世說新語·任誕》“襄陽 羅友 有大韻”劉孝標 注引《晉陽秋》:“友 字 宅仁,襄陽 人。少好學,不持節檢…… 溫(桓溫)雖以才學遇之,而謂其誕肆,非治民才,許而不用。后同府人有得郡者,溫 為席起別,友 至尤晚。問... |
【揄】的近義詞,【揄】的反義詞
揄的近義詞:查無揄的近義詞
揄的反義詞:查無揄的近義詞
【揄】的相關字
1、與【揄】同音的字
揄同音的字:歈(yu2),娪(yu2),?(yu2),?(yu2),瑜(yu2),?(yu2),?(yu2),崳(yu2),覦(yu2),?(yu2),?(yu2),?(yu2)
2、與【揄】同部首的字
揄同部首的字:挩,掭,拽,揮,拗,?,擲,摂,批,摉,抖,揠
3、與【揄】同筆畫的字
揄同筆畫的字:堘,牌,?,畮,堫,棋,詇,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