棓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相關內容:棓新華字典,棓康熙字典,棓中華字典,棓國語詞典,棓漢語字典。
【棓】的注音
繁體棓 注音ㄅㄤˋ、ㄆㄡˇ、ㄅㄟˋ、ㄅㄟ、 筆畫12
簡體棓 拼音bàng、pǒu、bèi、bēi 部首木
棓字五行水 棓字結構左右 棓字五筆SUKG
統一編碼基本區 U+68D3 倉頡編碼dytr 鄭碼編碼fsj
四角編碼40961 棓字電碼2788 棓字區位無
【棓】的國語詞典
棓:ㄆㄡˇ pǒu
名
古人自高而下,鋪在懸絕不平處的踏板,作為墊腳之用。
《公羊傳·成公二年》:「踴于棓而闚客。」
漢·何休·注:「凡無高下,有絕,加躡板,曰棓。齊人語。」
棓:ㄅㄤˋ bàng
名
棍、杖。
《淮南子·詮言》:「王子慶忌死于劍,羿死于桃棓。」
《聊齋志異·卷四·羅剎海市》:「武士數十騎,皆雕弧,荷白棓,晃耀填擁。」
通「棒」。
一種農具。即連枷。農家用來打谷去殼的器具。
漢·揚雄《方言·卷五》:「僉,…自關而西謂之棓,或謂之柫。」
晉·郭璞·注:「僉,今連枷,所以打谷者。」
【棓】的基本含義
1.古同“棒”,棒子。
2.連枷,一種農具。
3.星宿名,“天棓”的簡稱。
4.根。
1.舖在高低不平處的跳板。
2.古書上說的一種樹。
〔五棓子〕同“五倍子”,五倍子蟲寄生在鹽膚木上形成的蟲癭,含有單寧酸,可以入藥,也可以做染料。
古同“杯”,古代盛羹及注酒的器皿。
【棓】的網絡含義
棓 [bàng]1、古同“棒”,棒子。2、連枷,一種農具。3、星宿名,“天棓”的簡稱。4、根。棓 [pǒu]1、鋪在高低不平處的跳板。2、古書上說的一種樹。棓 [bèi]1、〔五~子〕同“五倍子”,五倍子蟲寄生在鹽膚木上形成的蟲癭,含有單寧酸,可以入藥,也可以做染料。棓 [bēi]1、古同“杯”,古代盛羹及注酒的器皿。
【棓】的組詞及解釋
組詞 | 拼音 | 解釋 |
---|---|---|
棓喝 | [bàng hē] | 猶棒喝。 |
棓酸 | [bàng suān] | 即沒食子酸。又稱五棓子酸。可以五棓子為原料,經發酵或用酸水解制得。為無色晶體,易溶于水、醇和醚。具有酚及羧酸的性質。在攝影術中作顯影劑。 |
桃棓 | [táo bàng] | 桃木作的杖。后用以驅鬼邪。 |
槍棓 | [qiāng bàng] | 天槍星和天棓星的并稱。 |
鐵棓 | [tiě bàng] | 見“鐵棒”。 |
巨棓 | [jù bàng] | 大棒。 |
棓槍 | [bàng qiāng] | 天棓星和天槍星的并稱。 |
白棓 | [bái bàng] | 亦作“白棒”。大棍;大杖。《北史·王羆傳》:“羆 尚臥未起,聞閣外洶洶有聲,便袒身露髻徒跣,持一白棒,大呼而出,謂曰:‘老 羆 當道臥,貉子那得過。’敵見,驚退。”唐 羅隱《與招討宋將軍書》:“江 南水,鐘陵 火,... |
棓擊 | [bàng jī] | 1.用棍棒擊打。《明史·吳兌傳》:“市者或潛盜所鬻馬,兌 使人棓擊之。” |
【棓】的近義詞,【棓】的反義詞
棓的近義詞:查無棓的近義詞
棓的反義詞:查無棓的近義詞
【棓】的相關字
1、與【棓】同音的字
棓同音的字:蛖(bang4),縍(bang4),?(bang4),玤(bang4),傍(bang4),蜯(bang4),硥(bang4),搒(bang4),蚌(bang4),棒(bang4),鎊(bang4),?(bang4),哣(pou3),犃(pou3),?(pou3),?(pou3),掊(pou3),婄(pou3),?(pou3),咅(pou3),?(pou3),誖(bei4),鐾(bei4),備(bei4),郥(bei4),?(bei4),杮(bei4),棑(bei4),偹(bei4),鋇(bei4),?(bei4),鞁(bei4),貝(bei4),杯(bei1),鞞(bei1),鵯(bei1),?(bei1),藣(bei1),鵯(bei1),卑(bei1),悲(bei1),?(bei1),柸(bei1),揹(bei1),桮(bei1)
2、與【棓】同部首的字
棓同部首的字:樹,?,栢,栂,栠,栳,栤,本,柦,柺,?,槫
3、與【棓】同筆畫的字
棓同筆畫的字:鲀,暃,祾,?,鋰,焛,棡,酡,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