厥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相關內容:厥新華字典,厥康熙字典,厥中華字典,厥國語詞典,厥漢語字典。
【厥】的注音
繁體厥 注音ㄐㄩㄝˊ、 筆畫12
簡體厥 拼音jué 部首廠
厥字五行火 厥字結構左上包圍 厥字五筆DUBW
統(tǒng)一編碼基本區(qū) U+53A5 倉頡編碼mtuo 鄭碼編碼ggzr
四角編碼71282 厥字電碼628 厥字區(qū)位5642
厥
【厥】的國語詞典
厥:ㄐㄩㄝˊ jué
動
氣悶而暈倒。
如:「昏厥」、「暈厥」。
代
他的、那個。
如:「大放厥詞」、「允執(zhí)厥中」。
《書經·禹貢》:「厥土惟白壤,厥賦惟上上錯,厥田惟中中。」
《文選·賈誼·吊屈原文》:「遭世罔極兮,乃殞厥身。」
同「其 」。
連
于是、才。
《文選·司馬遷·報任少卿書》:「左丘失明,厥有《國語》。」
之、以。
《書經·無逸》:「自時厥后,立王生則逸。」
助
語助詞,無義。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詮賦》:「斯蓋別詩之原始,命賦之厥初也。」
【厥】的基本含義
1.暈倒;氣閉:昏厥。痰厥。
2.文言代詞。相當于“其”:厥后。大放厥詞。
3.文言助詞。相當于“之”:層構厥高,臨乎未央。
4.文言副詞。才;乃:左丘失明,厥有《國語》。
【厥】的網絡含義
未檢索到厥字的網絡釋義。
【厥】的組詞及解釋
組詞 | 拼音 | 解釋 |
---|---|---|
昏厥 | [hūn jué] | 因腦部短暫缺血引起供氧不足而短時間失去知覺。心情過分悲痛、精神過度緊張、大出血、心臟疾患等都能引起昏厥。也叫暈厥(yūnjué)。 |
氣厥 | [qì jué] | 失去知覺,呈昏迷狀態(tài)。 |
貽厥 | [yí jué] | 1.指留傳;遺留。語出《書·五子之歌》:“明明我祖,萬邦之君,有典有則,貽厥子孫。”孔傳:“貽,遺也。言仁及后世。”《后漢書·皇后紀序》:“向使因設外戚之禁,編著《甲令》,改正后妃之制,貽厥方來,豈不休哉!”明王廷... |
暑厥 | [shǔ jué] | 中暑患者出現神志昏迷、手足厥冷至肘膝部。 |
厥角 | [jué jiǎo] | 謂獸之角。 |
痿厥 | [wěi jué] | 痿弱氣逆。 |
厥德 | [jué dé] | 厥:古同“撅”,掘。德:遵循本性、本心,順乎自然,便是德。道德,品行。引申為修養(yǎng)道德,品行。 |
痹厥 | [bì jué] | 肢體疼痛麻木之病。 |
詒厥 | [yí jué] | 語本《詩·大雅·文王有聲》:“詒厥孫謀,以燕翼子。”后因以謂留給子孫。 |
蛔厥 | [huí jué] | 亦作“蚘厥”。蛔蟲病。 |
大厥 | [dà jué] | 屬“中風”的病癥。指中風卒倒,昏迷不醒的證候,與“厥證”昏倒不久即行復蘇的癥狀有別。 |
厥昭 | [jué zhāo] | 蟲名。即蟩蛁,蜻蛉蟲的別稱。 |
噦厥 | [yuě jué] | 唐 代武官佩戴物之一。 |
厥冷 | [jué lěng] | 中醫(yī)學名詞。手足厥冷,也叫“手足逆冷”、“四逆”。指手足四肢由下而上冷至肘膝的癥狀。有寒熱之分。可見于傷寒、厥證、疝等病癥。參閱《金匱要略·腹?jié)M寒疝宿食病脈證治》。 |
尸厥 | [shī jué] | 見“尸蹷”。 |
痰厥 | [tán jué] | 中醫(yī)病癥名。指因痰盛氣閉而引起四肢厥冷,甚至昏厥的病癥。 |
發(fā)厥 | [fā jué] | 昏厥,失去知覺。 |
刁厥 | [diāo jué] | 見“刁天決地”。 |
薄厥 | [báo jué] | 病證名。厥證之一。是指由于精神刺激,可使陽氣急亢,血隨氣逆,致使血液郁積于頭部,發(fā)生卒然昏厥的病癥。 |
肝厥 | [gān jué] | 病名。病發(fā)時狀如癲癇。 |
【厥】的近義詞,【厥】的反義詞
厥的近義詞:查無厥的近義詞
厥的反義詞:查無厥的近義詞
【厥】的相關字
1、與【厥】同音的字
厥同音的字:憠(jue2),匷(jue2),爵(jue2),疦(jue2),?(jue2),崫(jue2),掘(jue2),決(jue2),?(jue2),氒(jue2),吷(jue2),?(jue2)
2、與【厥】同部首的字
厥同部首的字:厡,厇,廳,?,厵,厖,厲,?,?,廈,廝,廚
3、與【厥】同筆畫的字
厥同筆畫的字:腍,蒀,揥,?,蛘,緬,?,鋦,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