銹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xiàn)通表標(biāo)準(zhǔn)字體 ,相關(guān)內(nèi)容:銹新華字典,銹康熙字典,銹中華字典,銹國語詞典,銹漢語字典。
【銹】的注音
繁體銹 注音ㄒㄧㄡˋ、 筆畫12
簡體銹 拼音xiù 部首钅
銹字五行金 銹字結(jié)構(gòu)左右 銹字五筆QTEN
統(tǒng)一編碼基本區(qū) U+9508 倉頡編碼ophds 鄭碼編碼pmym
四角編碼82727 銹字電碼6907 銹字區(qū)位4866
銹
【銹】的國語詞典
銹
〈動(dòng)〉
生銹
令人感激坐流涕,銹澀短刀何足云。——宋· 歐陽修《日本刀歌》
如:鎖銹了;螺絲釘銹得厲害;銹澀(生銹);銹蝕(生銹剝蝕)
【銹】的基本含義
1.銅、鐵等金屬表面由于氧化而形成的物質(zhì)。
2.生銹:刀刃都銹了。鎖銹住了,開不開。
3.指銹病:查銹滅銹。
【銹】的網(wǎng)絡(luò)含義
未檢索到銹字的網(wǎng)絡(luò)釋義。
【銹】的組詞及解釋
組詞 | 拼音 | 解釋 |
---|---|---|
銹蝕 | [xiù shí] | (金屬)因生銹而腐蝕:鐵環(huán)~了。古鐘上文字清晰,沒有~。 |
鐵銹 | [tiě xiù] | 鋼鐵表面上生成的紅褐色的銹,主要成分是水合氧化鐵。 |
銹病 | [xiù bìng] | 由銹菌引起的一類植物病害。因病部有褐色皰疹而得名。病菌隨風(fēng)傳播,不同植物和植物的不同部位感染不同種菌而致病,如小麥銹病、玉米銹病等,小麥銹病又有條銹、稈銹、葉銹之分。可采用抗病品種或藥劑防治。 |
水銹 | [shuǐ xiù] | 1.水堿。 |
茶銹 | [chá xiù] | 茶水附著在茶具上的黃褐色沉淀物。 |
銅銹 | [tóng xiù] | 銅綠。 |
銹然 | [xiù rán] | 肅然。 |
刮銹 | [guā xiù] | 科場中應(yīng)試者挾帶的小書。 |
銹澁 | [xiù sè] | 見“銹澀”。 |
銹菌 | [xiù jūn] | 一種屬于銹菌目的真菌 |
銹水 | [xiù shuǐ] | 釉水。 |
黝銹 | [yǒu xiù] | 發(fā)黑生銹。 |
防銹 | [fáng xiù] | 防止鐵構(gòu)件或設(shè)備形成氧化鐵的表面保護(hù);可以用涂敷、表面處理、電鍍、化學(xué)藥品、陰極防銹處理或其他方法來達(dá)到。 |
轉(zhuǎn)銹 | [zhuǎn xiù] | 即澆水轉(zhuǎn)坯色。古代用來燒制抗腐蝕性強(qiáng)、堅(jiān)固耐用的青磚和青瓦的技術(shù)措施。 |
銀銹 | [yín xiù] | 提煉銀礦石時(shí)遺留在坩堝底的銅、鉛質(zhì)渣滓。 |
紅銹 | [hóng xiù] | 鐵器生銹后上面的銹跡被稱為紅銹。指鐵等金屬氧化,變質(zhì)和腐蝕后生成的物體,比原物脆,多有孔。難溶于水,不與水反應(yīng)。 |
銹彩 | [xiù cǎi] | 亦作“銹彩”。指古銅、鐵器年久生銹的斑駁紋理。郭沫若《丁東草》:“博古家所命名的各種銹彩,它都是具備著的。” |
銹色 | [xiù sè] | 古錢幣術(shù)語。 |
銹斑 | [xiù bān] | 生鐵上形成的一種多孔性硬質(zhì)外皮。 |
不銹鋼 | [bù xiù gāng] | 能耐酸、堿、鹽等腐蝕的合金鋼的統(tǒng)稱。鉻含量一般不低于12%。常見的有鉻不銹鋼(含鉻12%以上)和鉻鎳不銹鋼(含鉻18%左右,含鎳8%左右)。 |
【銹】的近義詞,【銹】的反義詞
銹的近義詞:查無銹的近義詞
銹的反義詞:查無銹的近義詞
【銹】的相關(guān)字
1、與【銹】同音的字
銹同音的字:鏽(xiu4),嗅(xiu4),鏅(xiu4),嚊(xiu4),溴(xiu4),?(xiu4),繡(xiu4),褏(xiu4),螑(xiu4),岫(xiu4),?(xiu4),宿(xiu4)
2、與【銹】同部首的字
銹同部首的字:銫,镵,鏤,镕,鍔,銳,鑊,?,銑,鍾,鉉,鎂
3、與【銹】同筆畫的字
銹同筆畫的字:?,貵,?,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