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的注音

              本文為您提供國語詞典中策字的繁體、注音及國語詞典中的解釋和含義,包括基本解釋及含義,網絡解釋及含義,策字的組詞及含義解釋,策字的近義詞及反義詞,策的同音字,策的同部首字,策的同筆畫字等。

              策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相關內容:策新華字典策康熙字典策中華字典策國語詞典策漢語字典

              【策】的注音

              繁體注音ㄘㄜˋ、 筆畫12

              簡體拼音部首

              策字五行策字結構上下 策字五筆TGMI

              統一編碼基本區 U+7B56 倉頡編碼hdb 鄭碼編碼mfld

              四角編碼88902 策字電碼4595 策字區位1863

              【策】的國語詞典

              策:ㄘㄜˋ cè

              馬鞭。

              《左傳·文公十三年》:「乃行繞朝贈之以策。」

              《文選·賈誼·過秦論》:「及至始皇,奮六世之余烈,振長策而御宇內。」

              拐扙。

              《淮南子·墬形》:「夸父棄其策,是為鄧林。」

              《文選·孫綽·游天臺山賦》:「被毛褐之森森,振金策之鈴鈴。」

              蓍草稱為「策」。

              《史記·卷一二八·褚少孫補·龜策傳》:「夫摓策定數,灼龜觀兆,變化無窮。」

              宋·王安石〈禮樂論〉:「是故天之高也,日月星辰陰陽之氣,可端策而數也。」

              計謀。

              如:「獻策」、「束手無策」。

              《戰國策·秦策一》:「臣出必故之楚,以順王與儀之策,而明臣之楚與不也。」

              古代以竹簡記事然后連編成策。

              《孟子·盡心下》:「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

              《儀禮·聘禮》:「百名以上書于策,不及百名書于方。」

              通「冊」。

              文體名。內容以陳述政事的計劃為主。

              漢·武帝〈詔賢良〉:「賢良明于古今王事之體,受策察問,咸以書對。」

              永字八法之一,為斜書向上之一筆。

              姓。如明代有策敏。

              鞭打、驅使。

              如:「策馬前進」。

              《楚辭·宋玉·九辯》:「郤騏驥而不乘兮,策駑駘而取路。」

              北周·庾信〈哀江南賦〉:「乘白馬而不前,策青騾而轉礙。」

              督促、勉勵。

              南朝齊·蕭子良〈與孔中丞稚珪書〉:「孜孜策勵,良在于斯。」

              《宋史·卷四三四·葉適傳》:「抱此志意而可以策勵期望者誰乎?」

              扶、拄。

              《文選·陶淵明·歸去來辭》:「策扶老以流憩,時矯首而遐觀。」

              宋·盧袓皋〈浣溪沙·午睡醒來〉詞:「午睡醒來策瘦筇,幾痕茸綠徑苔封。」

              策

              【策】的基本含義

              1.古代寫字用的竹片或木片:簡策。

              2.古代考試的一種文體,多就政治和經濟問題發問,應試者對答:對策。策問。

              3.我國數學上曾經用過的一種計算工具,形狀跟“籌”相似。清代初期把乘法的九九口訣寫在上面以計算乘除和開平方。

              4.計謀;辦法:上策。獻策。束手無策。

              5.謀劃;籌劃:策反。策應。

              6.姓。

              7.古代趕馬用的棍子,一端有尖刺,能刺馬的身體,使它向前跑。

              8.用策趕馬:鞭策。策馬前進。

              9.拐杖:扶策而行。

              【策】的網絡含義

              策(cè ),通常指計謀、計策等。在中國古代科舉中,策指的是“策問”、“對策”。它是殿試考試的主要內容,“策問”與“對策”就成為出題與應試的兩個部分,“策問”一般是以“皇帝的口吻”發問的,其內容主要是治國安邦、國計民生的政治大事。而士子們在應試的過程中便針對“策問”的內容作出回答,也就是所謂的“對策”。說的通俗一點,“策”某種程度上就相當于時事論文。

              【策】的組詞及解釋

              組詞拼音解釋
              政策[zhèng cè]國家或政黨為實現一定歷史時期的路線而制定的行動準則:民族~。按~辦事。
              鞭策[biān cè]鞭和策都是趕馬前進的工具。現比喻鼓舞、督促、推動人前進。
              策論[cè lùn]封建時代指議論當前政治問題、向朝廷獻策的文章。清末采用維新運動者的主張,廢八股,用策論作為科舉的一個項目。
              策勉[cè miǎn]鞭策勉勵:共相~。
              策略[cè lüè]1.在政治斗爭中,為實現一定的戰略任務,根據形勢的發展而制定的行動準則和斗爭方式。它是戰略的一部分,并服從和服務于戰略。
              策反[cè fǎn]深入敵對一方的內部,秘密進行鼓動,使敵對一方的人倒戈。
              策士[cè shì]封建時代投靠君主或公卿為其劃策的人,后來泛指有謀略的人。
              計策[jì cè]為對付某人或某種情勢而預先安排的方法或策略。
              驅策[qū cè]用鞭子趕;驅使。
              策動[cè dòng]策劃鼓動:~政變。
              失策[shī cè]策略上有錯誤;失算。
              史策[shǐ cè]同“史冊”。
              策應[cè yìng]作戰中與友軍互相呼應配合。也指足球、籃球等球類比賽中,隊友之間的互相配合。
              上策[shàng cè]高明的計策或辦法。
              下策[xià cè]指不高明的策略或辦法。
              良策[liáng cè]高明的計策;好的辦法:別無~。
              獻策[xiàn cè]獻計。
              策勵[cè lì]督促勉勵:時刻~自己。
              國策[guó cè]國家的基本政策。
              對策[duì cè]1.對付的策略或 辦法。

              【策】的近義詞,【策】的反義詞

              策的近義詞:查無策的近義詞

              策的反義詞:查無策的近義詞

              【策】的相關字

              1、與【策】同音的字

              策同音的字:?(ce4),測(ce4),

              2、與【策】同部首的字

              策同部首的字:筦,?,?,篺,?,簓,笝,箺,簤,?,竿,?

              3、與【策】同筆畫的字

              策同筆畫的字:猢,?,割,蒾,?,綖,湛,鋃,廀,葮,謖,溁

              網友正在查“策”的相關字典

              版權聲明:本文摘錄自新華字典、康熙字典、漢語字典、網絡等多渠道,如有侵權請聯系站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