牘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xiàn)通表標(biāo)準(zhǔn)字體 ,相關(guān)內(nèi)容:牘新華字典,牘康熙字典,牘中華字典,牘國語詞典,牘漢語字典。
【牘】的注音
繁體牘 注音ㄉㄨˊ、 筆畫12
簡體牘 拼音dú 部首片
牘字五行金 牘字結(jié)構(gòu)左右 牘字五筆THGD
統(tǒng)一編碼基本區(qū) U+724D 倉頡編碼lljnk 鄭碼編碼nxtg
四角編碼24084 牘字電碼3658 牘字區(qū)位7525
【牘】的國語詞典
〈名〉
(形聲。從片,賣聲。“片”,本指木頭豎剖成的一半。古時(shí)用木片作書寫材料。故從“片”。本義:古代寫字用的木片,也稱木簡)
同本義
牘,書版也。長一尺,既書曰牘,未書曰槧。——《說文》
與人尺牘。——《史記·陳遵傳》
削牘為疏。——《史記·游俠原涉?zhèn)鳌贰W?“木簡也。”
吏乃書牘背示之。——《史記·周勃傳》
握牘持筆。——楊修《答臨淄侯箋》
又如:牘背(獄吏于書板背面書寫文句。后用為遭受冤獄的典實(shí))
引申為公文
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唐· 劉禹錫《陋室銘》
又如:牘尾(文書的末端);牘書(官署文書)
信件,通信者之間互相寫的信 。
如:書牘;尺牘
書籍 。
如:史牘(史書);牘籍(簿籍);牘簿(簿書)
【牘】的基本含義
1.古代寫字 用的木簡。
2.公文;書信:文牘。尺牘。
【牘】的網(wǎng)絡(luò)含義
“牘”讀音為“dú”,是指古時(shí)書寫用的木片,同時(shí)也是一種樂器,現(xiàn)在已不經(jīng)常使用此字。
【牘】的組詞及解釋
組詞 | 拼音 | 解釋 |
---|---|---|
案牘 | [àn dú] | 舊指官府的公文案卷。牘(dú)。 |
尺牘 | [chǐ dú] | 書信(古代書簡約長一尺):《~大全》(教人如何寫信的書)。 |
書牘 | [shū dú] | 書信。 |
文牘 | [wén dú] | 1.公文、書信的總稱。 |
試牘 | [shì dú] | 1.謂從事文牘工作。 |
觚牘 | [gū dú] | 供書寫的木簡。亦指書翰。唐 柳宗元《唐故給事中皇太子侍讀陸文通先生墓表》:“孔子 作《春秋》,千五百年……秉觚牘,焦思慮,以為論注疏説者,百千人矣。”元 馬祖常《壯游八十韻》:“童子操觚牘,價(jià)重麒麟罽。” |
章牘 | [zhāng dú] | 指公文。 |
木牘 | [mù dú] | 古代用以寫字的木簡。葉德輝《書林清話·書之稱葉》:“牒則木牘一版之稱。”洪樓《長沙馬王堆三號(hào)漢墓出土帛書簡介》:“從墓中出土木牘得知,墓的埋葬時(shí)間是 漢文帝 初元 十二年。” |
連牘 | [lián dú] | 1.猶連篇。 |
讓牘 | [ràng dú] | 即讓表。 |
策牘 | [cè dú] | 簡策版牘。后指書寫用的紙張。 |
牘書 | [dú shū] | 猶簿書。官署文書。 |
札牘 | [zhá dú] | 札與牘都是古代書寫用的小木片,因借指簿冊(cè)。 |
削牘 | [xuē dú] | 古時(shí)削薄竹木成片,用以書寫。有誤則刮去重寫,謂之“削牘”。后用以泛稱書寫、撰述。 |
箋牘 | [jiān dú] | 信札。 |
遺牘 | [yí dú] | 指前人遺留下來的信件。 |
篇牘 | [piān dú] | 書籍;典籍。《后漢書·荀悅傳》:“悅 年十二,能説《春秋》。家貧無書,每之人閒,所見篇牘,一覽多能誦記。”南朝 梁 沉約《上<宋書>表》:“其(何承天)所撰志,唯《天文》、《律歷》,自此外,悉委奉朝請(qǐng) 山謙之。”田... |
留牘 | [liú dú] | 積壓文案。 |
卷牘 | [juàn dú] | 1.文件。 |
牘聿 | [dú yù] | 簿籍。 |
【牘】的近義詞,【牘】的反義詞
牘的近義詞:查無牘的近義詞
牘的反義詞:查無牘的近義詞
【牘】的相關(guān)字
1、與【牘】同音的字
牘同音的字:皾(du2),?(du2),瀆(du2),?(du2),櫝(du2),?(du2),毒(du2),讀(du2),読(du2),獨(dú)(du2),凟(du2),鑟(du2)
2、與【牘】同部首的字
牘同部首的字:牒,片,?,?,?,牉,牌,牓,牊,牔,牗,牖
3、與【牘】同筆畫的字
牘同筆畫的字:頰,?,盜,焴,貃,葇,喳,婸,湣,遃,?,
評(píng)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