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相關內容:焦新華字典,焦康熙字典,焦中華字典,焦國語詞典,焦漢語字典。
【焦】的注音
繁體焦 注音ㄐㄧㄠ、 筆畫12
簡體焦 拼音jiāo 部首灬
焦字五行火 焦字結構上下 焦字五筆WYOU
統一編碼基本區 U+7126 倉頡編碼ogf 鄭碼編碼niuo
四角編碼20331 焦字電碼3542 焦字區位2925
【焦】的國語詞典
焦:ㄐㄧㄠ jiāo
形
物體經過火燒后,變黃黑脆硬的樣子。
如:「焦黑」、「焦土」、「焦饅頭」、「焦油條」。
干燥、干枯。
唐·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仗自嘆息。」
動
物體經火燒而致枯黑、脆硬。
如:「燒焦」。
《左傳·哀公二年》:「卜戰,龜焦。」
煩惱、著急。
如:「焦慮」。
三國魏·阮籍〈詠懷詩〉八二首之三三:「終身履薄冰,誰知我心焦?」
《儒林外史·第二一回》:「假如你焦他沒有房屋,何不替他娶上一個孫媳婦,一家一計過日子?」
名
國名。周代姬姓諸侯國,故址約在今大陸地區河南省陜縣南。
姓。如漢代有焦延壽。
【焦】的基本含義
1.火候過大或火力過猛,使東西變硬變脆或燒成炭樣:烤得又焦又脆。衣服燒焦了。
2.由于缺少水分,變得干枯、干燥:焦渴。唇焦舌燥。
3.著急:心焦。焦急。
4.指焦炭:煉焦。
5.焦耳的簡稱。
【焦】的網絡含義
焦:jiāo,會意。字從隹,從火。“隹”意為“鳥頭”、“銳頭”、“尖頭”。“隹”與“火”聯合起來表示“火苗尖頭”。
【焦】的組詞及解釋
組詞 | 拼音 | 解釋 |
---|---|---|
焦急 | [jiāo jí] | 著急:~萬分。心里~。 |
燒焦 | [shāo jiāo] | 由于過度燒、烤而炭化變色。 |
焦點 | [jiāo diǎn] | 1.二次曲線的焦點。參見〔橢圓〕、〔拋物線〕 |
焦渴 | [jiāo kě] | 非常干渴:~難耐。 |
聚焦 | [jù jiāo] | 1.使光或電子束等聚集于一點:~成像。 |
三焦 | [sān jiāo] | 中醫學名詞。指上焦、中焦、下焦。從部位上分,上焦包括心、肺;中焦包括脾、胃;下焦包括肝、腎、膀胱、小腸、大腸等。分別屬于胸部、上腹部和下腹部。三焦是體內臟腑功能的綜合,也是氣和水液運行的通路。 |
焦耳 | [jiāo ěr] | 1.詹姆斯·焦耳(1818—1889)英國物理學家。主要貢獻是測定了熱功當量,為建立能量守恒和轉換定律做出了貢獻,還發現了電流通過導線時產生熱量的定律。 |
煉焦 | [liàn jiāo] | 在隔絕空氣的條件下,經高溫加熱,使煤分解,得到焦炭、煤氣、煤焦油等。 |
枯焦 | [kū jiāo] | 焦枯;干枯:久旱不雨,禾苗~。 |
焦炙 | [jiāo zhì] | 形容心里像火烤一樣焦急:心情~萬分。 |
上焦 | [shàng jiāo] | 中醫指胃的上口到舌頭的下部,包括心、肺、食管等,主要功能是呼吸、血液循環等。見〖中焦〗、 |
焦雷 | [jiāo léi] | 聲音響亮的雷。 |
焦黃 | [jiāo huáng] | 狀態詞。黃而干枯的顏色:面色~。~的豆莢。饅頭烤得~~的。 |
焦黑 | [jiāo hēi] | 狀態詞。物體燃燒后呈現的黑色。 |
焦愁 | [jiāo chóu] | 焦急憂愁:母親為他的病晝夜~。 |
中焦 | [zhōng jiāo] | 中醫指胃的上下口之間的一段,主要功能是管消化。見〖上焦〗、 |
焦距 | [jiāo jù] | 拋物面鏡的頂點或薄透鏡的中心到主焦點的距離。 |
下焦 | [xià jiāo] | 中醫指胃的下口到盆腔的部分,包括腎、小腸、大腸、膀胱等臟器,主要功能是吸收和大小便。見〖上焦〗、 |
心焦 | [xīn jiāo] | 由于希望的事情遲遲不實現而著急煩躁:孩子這么晚了還沒回家,做父母的能不~? |
焦心 | [jiāo xīn] | 著急:至今沒有接到兒子來信,真叫人~。 |
【焦】的近義詞,【焦】的反義詞
焦的近義詞:查無焦的近義詞
焦的反義詞:查無焦的近義詞
【焦】的相關字
1、與【焦】同音的字
焦同音的字:?(jiao1),澆(jiao1),喬(jiao1),蕉(jiao1),嶣(jiao1),交(jiao1),嶕(jiao1),礁(jiao1),澆(jiao1),鮫(jiao1),驕(jiao1),膠(jiao1)
2、與【焦】同部首的字
焦同部首的字:黒,爢,烝,焣,焄,熱,焉,燕,炁,煦,爇,熹
3、與【焦】同筆畫的字
焦同筆畫的字:靂,鄚,硥,斌,葝,萶,童,湔,創,揇,?,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