賜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相關內容:賜新華字典,賜康熙字典,賜中華字典,賜國語詞典,賜漢語字典。
【賜】的注音
繁體賜 注音ㄘˋ、 筆畫12
簡體賜 拼音cì 部首貝
賜字五行金 賜字結構左右 賜字五筆MJQR
統一編碼基本區 U+8D50 倉頡編碼boaph 鄭碼編碼loro
四角編碼76827 賜字電碼6337 賜字區位2045
【賜】的國語詞典
〈動〉
(形聲。從貝,易聲。從“貝”,表示與錢財有關。本義:賞賜)
給予;上給予下
賜,予也。——《說文》
上予下曰賜。——《正字通》
長者賜,少者賤者不敢辭。——《禮記·曲禮》
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樂府詩集·木蘭詩》
大王及宗室所賜幣帛,盡以與軍吏、士大夫。——劉向《列女傳·趙將括母》
若從君惠而免之,三年將拜君賜。——《左傳》
又如:賜光(賞臉,賞光);賜環(將放逐之臣赦罪召還);賜第(皇上敕建的府第);賜田(君主所賜予的田地);賜官(賜予設置家臣以治家邑的權力)
請給 。
如:賜函;賜示
【賜】的基本含義
1.舊指地位高的人或長輩把財物送給地位低的人或晚輩:賜予。
2.敬辭,用于別人對自己的指示、光顧、答復等:賜教。賜顧。請即賜復。
3.敬辭,指別人給的東西或好處:厚賜受之有愧。
【賜】的網絡含義
賜 cì有3種解釋:1、賞給;過去用于上級對下級或長輩對小輩:賜予、恩賜。2、指給予的財物或好處:厚賜受之有愧。3、敬稱別人對自己的指示、光顧、答復等:賜教、盼賜復。
【賜】的組詞及解釋
組詞 | 拼音 | 解釋 |
---|---|---|
賞賜 | [shǎng cì] | 1.指地位高的人或長輩把財物送給地位低的人或晚輩。 |
恩賜 | [ēn cì] | 舊指封建帝王的賞 賜。今指出于憐憫而給予的施舍(多含貶義)。 |
賜教 | [cì jiào] | 敬辭,給予指教:不吝~。 |
賜腥 | [cì xīng] | 賜予生肉。 |
寵賜 | [chǒng cì] | 帝王的恩賜。 |
赒賜 | [zhōu cì] | 周濟賞賜。 |
賜憐 | [cì lián] | 給予同情。 |
宴賜 | [yàn cì] | 君命臣下共宴。 |
賜乞 | [cì qǐ] | 賜與。 |
追賜 | [zhuī cì] | 死后封賜。《左傳·襄公十九年》:“王追賜之大路,使以行,禮也。”《漢書·宣帝紀》:“追賜 賀 諡曰 陽都哀侯。”《三國志·魏志·齊王芳傳》:“今追賜 整像 爵 關中侯。” |
無賜 | [wú cì] | 沒有窮盡。賜,通“儩”。 |
賜直 | [cì zhí] | 謂由政府償還價值相當的錢。 |
賜筆 | [cì bǐ] | 漢 應劭《漢官儀》卷上:“尚書令僕丞郎,月給赤管大筆一雙。”后因以“賜筆”指受到君王寵愛恩賜。 |
賜復 | [cì fù] | 1.謂以特恩免除賦稅和徭役。《后漢書·光武帝紀下》:“皇考居此日久,陛下識知寺舍,每來輒加厚恩,愿賜復十年。”《南史·梁紀上·武帝》:“戊子,詔 蘭陵縣 建 修 二陵周回五里內居人賜復終身。”《清史稿·圣祖紀一》:... |
賜胙 | [cì zuò] | 謂天子于祭祀宗廟、社郊后,把祭肉分給群臣。語本《左傳·僖公九年》:“王使 宰孔 賜 齊侯 胙曰:‘天子有事于 文 武,使 孔 賜伯舅胙。’”漢 班固《兩都賦》:“然后收禽會眾,論功賜胙。”《新唐書·禮樂志二》:“上... |
賜宴 | [cì yàn] | 1.亦作“賜燕”。亦作“賜讌”。君命臣下共宴。《北史·韋師傳》:“后從上幸 醴泉宮,上召 師 與左僕射 高熲、上柱國 韓擒 等於臥內賜宴,令各敘舊事,以為笑樂。”唐 劉禹錫《游桃源一百韻》:“賜燕聆簫韶,侍祠閲琮璧... |
神賜 | [shén cì] | 用強磁材料構成在其中產生一定強度的磁場的閉合回路。 |
拜賜 | [bài cì] | 拜謝他人的賞賜贈予。 |
命賜 | [mìng cì] | 謂君主賞賜;君命所賜。 |
賜獻 | [cì xiàn] | 賜予與進獻。 |
【賜】的近義詞,【賜】的反義詞
賜的近義詞:查無賜的近義詞
賜的反義詞:查無賜的近義詞
【賜】的相關字
1、與【賜】同音的字
賜同音的字:?(ci4),朿(ci4),?(ci4),茦(ci4),?(ci4),刾(ci4),佽(ci4),栨(ci4),?(ci4),絘(ci4),莿(ci4),
2、與【賜】同部首的字
賜同部首的字:質,赒,賽,賃,贅,賅,貞,販,賧,敗,貽,購
3、與【賜】同筆畫的字
賜同筆畫的字:?,?,葞,?,?,統,?,棠,惥,鈋,嵃,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