黍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相關內容:黍新華字典,黍康熙字典,黍中華字典,黍國語詞典,黍漢語字典。
【黍】的注音
繁體黍 注音ㄕㄨˇ、 筆畫12
簡體黍 拼音shǔ 部首黍
黍字五行金 黍字結構上下 黍字五筆TWIU
統一編碼基本區 U+9ECD 倉頡編碼hdoe 鄭碼編碼mfok
四角編碼20909 黍字電碼7810 黍字區位4282
【黍】的國語詞典
黍:ㄕㄨˇ shǔ
名
植物名。禾本科稷屬,一年生草本。葉細長而尖,有粗毛,平行脈。果實呈淡黃白色,帶黏性。宜于大暑時植于旱田。
古代的一種酒器。
《呂氏春秋·慎大覽·權勛》:「臨戰,司馬子反渴而求飲,豎陽谷操黍酒而進之。」
漢·高誘·注:「酒器受三升曰黍。」
二一四部首之一。
【黍】的基本含義
黍子,一年生草本植物。碾成米叫黃米,性黏,可釀酒。
【黍】的網絡含義
黍,shǔ,從禾從雨。亦稱“稷”、“糜子”。古代專指一種子實叫黍子的一年生草本植物 [broomcorn millet]。其子實煮熟后有粘性,可以釀酒、做糕等。黍,禾屬而黏者也。——《說文》。按,今北方謂之黃米。天子乃以雛嘗黍。——《禮記·月令》。黍形聲。從禾,雨省聲。本義植物名。亦稱“稷”、“糜子” 。黍是中國最早用于耕作的植物之一。古代專指一種子實叫黍子的一年生草本植物 (broomcorn millet)。其子實煮熟后有粘性,可以釀酒、做糕等。
【黍】的組詞及解釋
組詞 | 拼音 | 解釋 |
---|---|---|
蜀黍 | [shǔ shǔ] | 高粱。 |
黍子 | [shǔ zi] | 1.一年生草本植物,葉子線形,子實淡黃色,去皮后叫黃米,比小米稍大,煮熟后有黏性。是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子實可以釀酒、做糕等。 |
作黍 | [zuò shǔ] | 做黍米飯。語出《論語·微子》:“殺雞為黍而食之。”后以“作黍”為備家常飯誠意待客之謙稱。 |
黍稭 | [shǔ jiē] | 黍的莖稈。 |
黍尺 | [shǔ chǐ] | 古代用黍百粒排列起來,取其長度作為一尺的標準,叫做“黍尺”。橫排的稱“橫黍尺”,縱排的稱“縱黍尺”。舊制營造尺就是縱黍尺。橫黍尺一尺等于縱黍尺八寸一分。泛指較小的度量單位。 |
黍酒 | [shǔ jiǔ] | 1.見“黍米酒”。 |
黍秫 | [shǔ shú] | 黍和秫。子實都具黏性,可釀酒。 |
黍臛 | [shǔ huò] | 一種雜以黍米的肉羹。《太平御覽》卷八五○引 漢 應劭《風俗通》:“今宴飲大會,皆先黍臛。”《世說新語·任誕》“阮渾 長成,風氣韻度似父”南朝 梁 劉孝標 注引《竹林七賢論》:“父喪,行遇大雪,寒凍,遂詣 浚儀 令。... |
巨黍 | [jù shǔ] | 古代良弓名。 |
毫黍 | [háo shǔ] | 毫毛與黍粒。比喻極微小。 |
黍穟 | [shǔ suì] | 見“黍穗”。 |
稻黍 | [dào shǔ] | 稻和黍。《左傳·僖公三十年》“薦五味,羞嘉穀”晉 杜預 注:“嘉穀,熬稻黍也,以象其文也。”《急就篇》卷二:“稻黍秫稷粟麻秔。”顏師古 注:“稻者有芒之穀總名也,亦呼為稌。黍似穄而黏,可以為酒者也。” |
黍米 | [shǔ mǐ] | 1.黍子碾成的米。 |
黍累 | [shǔ lèi] | 見“ 黍絫 ”。 |
黍粽 | [shǔ zòng] | 黍米棕子。 |
?黍 | [tǎoshǔ] | 高粱。 |
黍酏 | [shǔ yǐ] | 黍米煮成的粥。 |
香黍 | [xiāng shǔ] | 指粽子。 |
黍谷 | [shǔ gǔ] | 1.山谷名。在 北京市 密云縣 西南。又稱 寒谷、燕谷山。《太平御覽》卷八四二引 漢 劉向《別錄》:“傳言 鄒衍 在 燕,有谷地美而寒,不生五穀。鄒子 居之,吹律而溫至生黍,到今名 黍谷 焉。”北周 庾信《謝趙王賚... |
黍民 | [shǔ mín] | 指蚊蚋。 |
【黍】的近義詞,【黍】的反義詞
黍的近義詞:查無黍的近義詞
黍的反義詞:查無黍的近義詞
【黍】的相關字
1、與【黍】同音的字
黍同音的字:藷(shu3),?(shu3),?(shu3),屬(shu3),屬(shu3),稌(shu3),癙(shu3),鱪(shu3),數(shu3),鼡(shu3),鼠(shu3),數(shu3)
2、與【黍】同部首的字
黍同部首的字:黐,?,?,?,?,?,?,?,?,?,?,?
3、與【黍】同筆畫的字
黍同筆畫的字:?,貹,瓾,痛,朞,蒢,?,寕,謚,?,粵,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