竦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相關內容:竦新華字典,竦康熙字典,竦中華字典,竦國語詞典,竦漢語字典。
【竦】的注音
繁體竦 注音ㄙㄨㄥˇ、 筆畫12
簡體竦 拼音sǒng 部首立
竦字五行金 竦字結構左右 竦字五筆UGKI
統一編碼基本區 U+7AE6 倉頡編碼ytdl 鄭碼編碼sufj
四角編碼5196 竦字電碼4548 竦字區位8121
【竦】的國語詞典
竦:ㄙㄨㄥˇ sǒng
動
恭敬、肅敬。
《漢書·卷二二·禮樂志》:「聽者無不虛己竦神,說而承流。」
唐·顏師古·注:「竦,敬也。說,讀曰悅。」
拉長脖子,舉起腳跟而立。
《漢書·卷三三·韓王信傳》:「士卒皆山東人,竦而望歸。」
直立、矗立。
南朝宋·謝靈運〈發歸瀨三瀑布望兩溪詩〉:「積石竦兩溪,飛泉倒三山。」
持、握。
《楚辭·屈原·九歌·少司命》:「竦長劍兮擁幼艾,蓀獨宜兮為民正。」
驚懼。
《詩經·商頌·長發》:「不戁不竦,百祿是總。」
《韓非子·主道》:「明君無為于上,群臣竦懼乎下。」
通「愯」。
振奮、震動。
《漢書·卷二五·郊祀志下》:「夫周秦之末,三五之隆,已嘗專意散財,厚爵祿,竦精神,舉天下以求之矣。」
《文選·張協·七命》:「舉戈林竦,揮鋒電滅。」
副
恭敬的樣子。
如:「竦然起敬」。
明·高啟〈南宮生傳〉:「其人竦聽,居樽下拜。」
【竦】的基本含義
1.恭敬。
2.同“悚”。
3.同“聳”。
【竦】的網絡含義
竦 sǒng 基本漢字。(1)伸長脖子,提起腳跟站著:~立。(2)恭敬,肅敬:“~然異之”。(3)同“悚”。(4)通“聳”。
【竦】的組詞及解釋
組詞 | 拼音 | 解釋 |
---|---|---|
竦峙 | [sǒng zhì] | 聳立;挺立。 |
竦然 | [sǒng rán] | 1.恭敬貌。《后漢書·黃憲傳》:“潁川 荀淑 至 慎陽,遇 憲 於逆旅,時年十四,淑 竦然異之,揖與語,移日不能去。”明 方孝孺《題楊先生墓銘后》:“獲聆 白鹿子 言論,固已竦然敬之。” |
峻竦 | [jùn sǒng] | 高聳。 |
竦慕 | [sǒng mù] | 感動敬慕。 |
竦恧 | [sǒng nǜ] | 恐懼慚愧。 |
竦勇 | [sǒng yǒng] | 謂聲音陡然升高而加強。 |
竦眙 | [sǒng yí] | 驚視。 |
竦息 | [sǒng xī] | 謂因恐懼而屏息。《漢書·敘傳上》:“定襄 聞 伯 素貴,年少,自請治劇,畏其下車作威,吏民竦息。”三國 魏 曹植《陳審舉表》:“臣誠竦息,不遑寧處。”《資治通鑒·魏邵陵厲公嘉平五年》:“恪 征行之后,曹所奏署令長職... |
孤竦 | [gū sǒng] | 同“孤聳”。北魏 酈道元《水經注·灃水》:“高峰孤竦,素壁千尋。”北魏 酈道元《水經注·贛水》:“水出 雩都 縣,導源西北流,逕 金鷄石,其石孤竦臨川。”參見“孤聳”。 |
竦拔 | [sǒng bá] | 高聳挺拔。 |
戰竦 | [zhàn sǒng] | 亦作“戰悚”。形容因害怕而發抖。 |
竦動 | [sǒng dòng] | 驚動;震動。 |
杰竦 | [jié sǒng] | 高聳。 |
修竦 | [xiū sǒng] | 見“修聳”。 |
抗竦 | [kàng sǒng] | 高傲,倨傲。 |
企竦 | [qǐ sǒng] | 舉踵而立,形容看得出神。 |
竦異 | [sǒng yì] | 奇特;特異。 |
振竦 | [zhèn sǒng] | 見“振悚”。 |
竦懼 | [sǒng jù] | 1.肅立惶恐。 |
祗竦 | [zhī sǒng] | 恭敬惶恐。 |
【竦】的近義詞,【竦】的反義詞
竦的近義詞:查無竦的近義詞
竦的反義詞:查無竦的近義詞
【竦】的相關字
1、與【竦】同音的字
竦同音的字:?(song3),捒(song3),?(song3),悚(song3),?(song3),傱(song3),慫(song3),嵷(song3),聳(song3),摗(song3),楤(song3),?(song3)
2、與【竦】同部首的字
竦同部首的字:竒,?,章,竚,竌,靖,?,竎,竗,竬,竨,竘
3、與【竦】同筆畫的字
竦同筆畫的字:鼎,?,稁,焢,萮,絖,?,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