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相關內容:湘新華字典,湘康熙字典,湘中華字典,湘國語詞典,湘漢語字典。
【湘】的注音
繁體湘 注音ㄒㄧㄤ、 筆畫12
簡體湘 拼音xiāng 部首氵
湘字五行水 湘字結構左中右 湘字五筆ISHG
統一編碼基本區 U+6E58 倉頡編碼edbu 鄭碼編碼vfl
四角編碼36100 湘字電碼3276 湘字區位4770
湘
【湘】的國語詞典
湘:ㄒㄧㄤ xiāng
名
參見「湘江 」條。
大陸地區湖南省的簡稱。
動
烹煮。
《詩經·召南·采蘋》:「于以湘之,維锜及釜。」
宋·蘇軾〈元修菜〉詩:「烝之復湘之,香色蔚其饛。」
【湘】的基本含義
1.湘江,水名,發源于廣西,流入湖南。
2.湖南的別稱:湘繡。
3.姓。
【湘】的網絡含義
漢字信息部首:氵部外筆畫:9 五筆86:ISHG 五筆98:ISHG倉頡:EDBU筆順編號:44112 3425 111 四角號碼:36100 Unicode:CJK 統一漢字U+6E58
【湘】的組詞及解釋
組詞 | 拼音 | 解釋 |
---|---|---|
湘竹 | [xiāng zhú] | 湘妃竹。 |
湘劇 | [xiāng jù] | 戲曲劇種。流行于湖南。由流入湖南的弋陽腔、昆腔、皮黃腔等演變發展而成。包括高腔、彈腔(皮黃腔)、昆腔三種主要腔調。 |
湘繡 | [xiāng xiù] | 湖南出產的刺繡。用色鮮明,十分強調顏色的陰陽濃淡。 |
淌湘 | [tǎng xiāng] | 見“淌游”。 |
湘淵 | [xiāng yuān] | 指 湘江 支流 汨羅江。 |
湘蕓 | [xiāng yún] | 湘 地所產的香草。蕓,香草名,有強烈氣味,可驅除書中蠧魚。 |
湘筠 | [xiāng yún] | 湘竹。 |
湘簟 | [xiāng diàn] | 湘竹編的席子。 |
湘文 | [xiāng wén] | 1.湘地絲織品的花紋。 |
湘管 | [xiāng guǎn] | 毛筆。以湘竹制作,故名。 |
湘平 | [xiāng píng] | 指 清 末 湖南省 湘潭 所用之平色。平,平色,舊時的一種衡量標準。每兩約合庫平八錢一分一厘七毫,合市制九錢六分八厘九毫。鄭觀應《盛世危言·鑄銀》:“﹝紋銀﹞有庫平、湘平之異,有漕平、規平之殊。”康有為 等《公車上... |
湘漢 | [xiāng hàn] | 湘水 與 漢水 的并稱。 |
湘纍 | [xiāng léi] | 1.指 屈原。元 張鳴善《脫布衫過小梁州》曲:“悼后世追前輩,對五月五日,歌楚些弔 湘纍。”清 孔尚任《桃花扇·沉江》:“那滾滾雪浪拍天,流不盡 湘纍 怨。”郭沫若《李白與杜甫·杜甫的地主生活》:“屈原 是赴 湘水... |
湘江 | [xiāng jiāng] | 1.洞庭湖水系河流之一,湖南最大河流。發源于廣西東北部,流貫湖南東部,在湘陰縣注入洞庭湖。全長856千米。干支流大部分可通航。 |
湘裙 | [xiāng qún] | 湘 地絲織品制成的女裙。 |
湘月 | [xiāng yuè] | 詞牌名。即《念奴嬌》。 |
三湘 | [sān xiāng] | 1.湖南湘鄉、湘潭、湘陰(或湘源),合稱三湘。見《太平寰宇記·江南西道十四·全州》。但古人詩文中的三湘,多泛指湘江流域及洞庭湖地區。 |
湘軍 | [xiāng jūn] | 清朝將領曾國藩組織的鎮壓太平軍的軍隊。1852年太平軍進入湖南,湖南湘鄉人曾國藩奉命組辦團練,鎮壓起義軍,后擴編為湘軍。湘軍以親屬關系組編,全軍共約1.7萬人,由曾國藩全權統領,主要活動在湖南、湖北、江西、安徽一帶... |
湘燕 | [xiāng yàn] | 湖南 零陵 山上燕狀之石。相傳遇風雨即上下群飛,如真燕。 |
湘簾 | [xiāng lián] | 用湘妃竹制成的簾子。 |
【湘】的近義詞,【湘】的反義詞
湘的近義詞:查無湘的近義詞
湘的反義詞:查無湘的近義詞
【湘】的相關字
1、與【湘】同音的字
湘同音的字:鄕(xiang1),鱜(xiang1),香(xiang1),鑲(xiang1),廂(xiang1),緗(xiang1),勷(xiang1),欀(xiang1),廂(xiang1),瓖(xiang1),鄊(xiang1),膷(xiang1)
2、與【湘】同部首的字
湘同部首的字:灆,?,汀,汑,潷,潴,浮,?,滄,溚,?,滣
3、與【湘】同筆畫的字
湘同筆畫的字:買,
評論